[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式隧道施工用除尘降温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0221.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苏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锦生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3/00;E21F5/20;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隧道 施工 除尘 降温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隧道施工用除尘降温设备,其结构包括轮胎、驾驶室、车厢,轮胎上侧与驾驶室下端轴连接,车厢与驾驶室后侧螺栓连接,水流通过密封罩内部时会推动清理块向上,关闭水流后拉簧会拉动清理块向下移动对矿物质垢进行清除,随后通过拉杆推动活动门向下翻转使得活动门打开将清理好的矿物质垢排出,启动水流后复位板将外罩复位,提高了内管内部的过水量,防止了喷头被堵塞,刮除刀顺着密封罩内壁进行移动,并且通过顶撑柱对刮除刀进行支撑提高刮除刀的刮除力度,支撑扇对刮除刀中部进行顶压,对矿物质垢进行了刮除后通过顶撑柱将刮除的矿物质垢推开向下掉落,提高了对密封罩内侧的清理力度,提高了密封罩内侧的通水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车载式隧道施工用除尘降温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施工的速度加快使得隧道的内部产生的大量粉尘无法及时的沉积,漂浮在隧道内部,车载式隧道施工用除尘降温设备能对隧道施工中隧道爆破、转孔、开凿作业产生的粉尘进行清除,同时能够达到对隧道内部施工区域进行降温的目的,同时在爆破中产生的粉尘大多为岩石粉尘,在经过水雾和水流的吸附过滤能够将空气中的粉尘吸附带走,但是由于岩石粉尘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在经过水循环系统后岩石中的可溶于水的大量矿物质会溶解于水中,在经过水泵和水管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水压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导致矿物质析出,随着析出的矿物质累积会导致水管内壁变厚,降低了水流的通过量,甚至会在喷头处形成堵塞,降低了空气除尘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经过水泵和水管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水压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导致矿物质析出,随着析出的矿物质累积会导致水管内壁变厚,降低了水流的通过量,甚至会在喷头处形成堵塞,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式隧道施工用除尘降温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式隧道施工用除尘降温设备,其结构包括轮胎、驾驶室、车厢,所述轮胎上侧与驾驶室下端轴连接,所述车厢与驾驶室后侧螺栓连接,所述车厢包括风机、喷淋结构、吸尘管、除尘箱体、水循环器,所述风机与除尘箱体右端内部螺栓连接,所述喷淋结构与除尘箱体上端内侧焊接连接,所述吸尘管与除尘箱体左端嵌固连接,所述除尘箱体下端与轮胎轴连接,所述水循环器与除尘箱体下端内侧相贴合,所述吸尘管数量为三个,并且顶部的吸尘管大小比车厢左右两侧的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结构包括水管、喷头,所述水管与除尘箱体上端内侧相贴合,所述喷头与水管下侧螺纹连接,所述喷头数量为十四个,并且呈水平分布于水管下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管包括外罩、连接块、连接轴、固定块、内管、复位板,所述外罩与喷头上侧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连接在外罩内侧与内管外侧之间,所述连接轴与外罩中部活动卡合,所述固定块上侧与内管下侧轴连接,所述内管外侧与连接块外侧相贴合,所述复位板与外罩内侧轴连接,所述复位板数量为两个,并且以固定块为中心呈左右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包括密封罩、清理块、拉簧、拉杆、活动门,所述密封罩外侧与连接块下侧相贴合,所述清理块与拉簧上端轴连接,所述拉簧下端与固定块上端轴连接,所述拉杆连接在活动门与清理块下侧之间,所述活动门数量为两个,并且以拉簧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拉杆形状为板状,并且材质为镁合金铜材质,具有耐弯曲,抗压性好的特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理块包括支撑板、弹板、密封块、刮除结构,所述支撑板下侧与拉簧上端嵌固连接,所述弹板连接在刮除结构外侧与支撑板上侧之间,所述密封块与刮除结构外侧相贴合,所述密封块材质为胶棉材质,具有压缩比高,密封性好的特点,所述刮除结构数量为两个,并且以支撑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刮除结构形状为扇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除结构包括刮除刀、顶撑柱、支撑扇,所述刮除刀与顶撑柱外侧焊接连接,所述顶撑柱下端与支撑扇外侧焊接连接,所述撑扇与支撑板两端轴连接,所述刮除刀形状为弧形,并且呈倾斜安装,所述顶撑柱下侧为弧形。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锦生,未经苏锦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