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救援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1217.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盛智;陆海燕;李林;张文明;郑卫娟;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救援 报警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报警器,包括报警组件和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救生舱、分隔板和浮沉箱,所述浮沉箱内部开设有储水腔并且其两端开设有多组与外界联通的进水孔,所述储水腔内顶部还设置有落水感应器并且落水感应器与报警组件电联;所述救生舱内部还设置有储物腔并且储物腔上方活动卡接有分隔板。本发明采用带有进水孔的浮沉箱和浮沉伸缩杆,使得海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到浮沉箱内部的储水腔内,保持本装置稳定;采用求救灯、定位装置和监控装置,配合落水感应器和报警升降杆,向外界传递信息,请求救援;采用太阳能充电板配合充电升降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其他装置提供电源;采用风浪板减缓风浪对救生舱的撞击,保持本装置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报警器,具体是一种海上救援报警器。
背景技术
海上环境复杂,海洋水上作业中,人员落水问题时有发生,海上救援存在距离远、时间长、搜救难等特点,救援队伍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落水求救人员进行定位和救援,是海上救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随着海上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利用现代先进的定位技术有效地对落水人员进行定位跟踪并展开及时救援,已经不是难题。目前,在海上作业的船只都会配备相应的报警器,以便于及时定位和跟踪落水人员,方便救援队伍救援。
但在现有的技术中,报警器缺少救援装置,让人存活的能力太低,不适用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的救援,救援成功率较低。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海上救援报警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救援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上救援报警器,包括报警组件和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救生舱、分隔板和浮沉箱,所述救生舱底部开设有第四收纳槽并且第四收纳槽内部设置有浮沉箱,所述浮沉箱通过四组浮沉伸缩杆滑动安装在第四收纳槽内部,所述浮沉箱内部开设有储水腔并且其两端开设有多组与外界联通的进水孔,所述储水腔内顶部还设置有落水感应器并且落水感应器与报警组件电联;所述救生舱内部还设置有储物腔并且储物腔上方活动卡接有分隔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舱顶部开设有进出口并且进出口上活动卡接有舱门,所述舱门外围还设置有密封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组件包括报警升降杆、定位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报警升降杆底部与开设在所述救生舱顶部的第一收纳槽固定连接并且报警升降杆的伸出端与定位装置和监控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装置和所述监控装置顶部还设置有求救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舱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换气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舱内壁上还设置有防撞层并且呈环形分布,所述防撞层由多组救生圈组成并且呈环形布置在所述救生舱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舱远离第一收纳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收纳槽并且第二收纳槽内部安装有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包括太阳能充电板、上挡板和充电升降杆,所述上挡板固定安装在充电升降杆的伸出端上并且其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所述充电升降杆远离上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收纳槽内,所述太阳能充电板为折叠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舱外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收纳槽并且第三收纳槽内部均设置有防风浪装置,所述防风浪装置包括风浪板和风浪伸缩杆,所述风浪伸缩杆的数量为四组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三收纳槽内,所述风浪板数量为两组并且分别与风浪伸缩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保温隔热材料
- 下一篇:一种门禁锁系统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