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1419.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均;王雷雷;李驰宇;向月;刘友波;刘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30/02;G06Q50/06;G06Q40/04;G06F16/27;G06F21/60;G06F21/64;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微网 主体 合作 博弈 交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方法,涉及配电网终端电力市场领域,包括对配电网终端不同内部构成的各类型微网主体进行市场行为特征分析并进行分类建模,实现了对配电网终端各类型微网主体在市场中不同市场行为的模拟,并构建了一个多微网主体之间的分布式交易平台,通过分布式交易平台对多个微网主体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构建了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机制,考虑内部含有风电的微网主体特性,结合风电典型场景数据以及决策变量的调节特性,构建微网主体内部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并采用CCG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实现优化后参与交易过程中则通过不同微网主体的市场行为选择实现了多微网主体之间的非合作博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终端电力市场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出现实现了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使分布不同的各类可再生能源相互弥补,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率。微电网能够通过价格信号或激励信号,参与电网辅助调节,还能以多方博弈的方式参与电力市场调节,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但是现有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能够提供各个微网主体交易的平台。
2、没有考虑各微网主体内部清洁能源不确定性对其参与交易可能造成的微网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配电网终端不同内部构成的各类型微网主体进行市场行为特征分析并进行分类建模,实现对配电网终端各类型微网主体在市场中不同市场行为的模拟;
步骤2,根据配电网终端各类型微网主体在市场中不同市场行为的模拟,构建多微网主体之间的分布式交易平台;
步骤3,通过分布式交易平台对多个微网主体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构建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机制;
步骤4,在多微网主体非合作博弈交易机制中,采用两阶段鲁棒优化的方法构建微网主体内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
步骤5,利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对微网主体内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对求解结果实现多次迭代后各微网主体决策出自身交易策略;
步骤6,各微网主体将不断根据博弈情况实行自我优化直至达到纳什均衡,并呈现出不同的市场交易行为。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对配电网终端不同内部构成的各类型微网主体进行市场行为特征分析并进行分类建模是以配电网终端各微网主体之间交易达到博弈均衡为目标,以微网主体内部功率平衡、微网主体间购售电量平衡、购售电结算限制、燃气轮机及柔性负荷可调控单元调节及运行限制、微网主体间博弈均衡为约束条件,包括对不同类型微网主体内部构成、不同微网主体内部经济目标、不同微网主体参与购售电过程中的运行成本及收益进行建模;
所述微网主体运营商目标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