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1442.2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裕;黎健龙;唐颢;唐劲驰;周波;陈义勇;刘奋安;邹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5/36 | 分类号: | A01N65/36;A01N65/08;A01N63/22;A01N63/32;A01N63/34;A01N63/30;A01P5/00;A01P21/00;C05G3/6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孙凤侠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茶苗根结 线虫病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10~30%、微生物菌剂0.1~0.3%、淡紫拟青霉0.5~1.5%,余量中药渣。本发明经科学复配,原料协同,施用简单,对茶苗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免疫预防与防治效果,同时节省农药、化肥和人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Meloidogyne)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泛,目前已知可危害近40科130多种作物,比如瓜类、茄果类、豆类及萝卜、葫萝卜、莴苣、白菜等30多种蔬菜。根结线虫主要为害植物根部,表现为侧根和须根较正常增多,并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根瘤,有的呈念珠状。被害株地上部生长矮小、缓慢、叶色异常,结果少,产量低,甚至造成植株提早死亡。同时还能传播一些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根结线虫体型很小,肉眼很难看到,多分布在0~20厘米土壤内,特别是3~9厘米土壤中线虫数量最多。根结线虫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是以幼虫在土壤中或卵和雌成虫在根瘤中越冬。翌春气温高于10℃。以卵越冬的在卵壳内孵化出1龄幼虫,蜕皮进入2龄后从卵壳中爬出,借水流或农具等传播到幼嫩的根尖处,用吻针穿刺根表及细胞,由根表皮侵入根内,同时分泌刺激物致根部细胞膨大形成根结。这时2龄幼虫蜕皮变成3龄幼虫,再蜕1次皮成为成虫。雌成虫就在虫瘿里为害根部,雄成虫则进入土中。幼虫常随苗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70%适合其生长发育,完成一代约需25~30天。因此,根结线虫病有着难以早期发现、难防治、难根除等特点。
如茶苗根结线虫病,病原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茶苗。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主根、侧根上生出瘦瘤状物,又称虫瘦,大的似黄豆,小的似油菜籽,黄褐色,表面粗糙,有的几个瘦瘤聚在一起,须根少或无,病根畸形。扦插苗染病,病根多密集一团,组织疏松易折,地上部瘦小,叶片逐渐变黄,严重的落叶,造成全株枯死。
广东省是茶叶种植大省,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公顷,茶树大面积的种植也带来了茶苗种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几十年化肥农药的滥用,污染了土壤、空气和水体,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营养元素的平衡,影响了茶树生育和抗逆性,导致病原菌滋生,特别是茶苗根结线虫发病率非常高,给茶苗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目前,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农药大多是毒性高,功能单一,防治操作难度大。如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的棉隆、威百威和敌线酯的混合物以及取代禁用农药溴甲烷的熏线烯等新型药剂产品,它可以释放出硫代异硫氰酸甲酯,即氰化物离子使线虫中毒死亡,但需要专用施药器械和均匀分布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用药量大,施用方法复杂,时间长、成本高,种植户一般不容易接受。
因此,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已成为当今茶苗育种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以中药渣、谷氨酸渣、淡紫拟青霉结合,经过发酵等工艺获得了一种对根结线虫,尤其是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生物药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10~30%、微生物菌剂0.1~0.3%、淡紫拟青霉0.5~1.5%,余量中药渣。
优选地,所述生物药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成:谷氨酸渣15~25%、微生物菌剂0.15~0.25%、淡紫拟青霉1~1.5%,余量中药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帧内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