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M设计用的倒虹吸设计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1447.5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云;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0 | 分类号: | E03F5/2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九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7 | 代理人: | 张阳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m 设计 虹吸 施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M设计用的倒虹吸设计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四个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水准仪,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一套管,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和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使用者可以通过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拉出第一壳体的内部,在将本装置架设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开启红外线测距仪,对施工深度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通过架设水准仪,方便工作人员对数据的记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BIM设计用的倒虹吸设计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渠道与道路或河沟高程接近,处于平面交叉时,需要修一构筑物,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此构筑物通常叫做倒虹吸,倒虹吸主要有竖井式。这种形式施工简便而且便于清除泥沙,倒虹吸有箱形和圆形两种。物理上水往高处走的现象是一种水利工程的技巧,它是在渠道与道路、河流发生交叉或在渠道穿越山谷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立交水工建筑物。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已有成功的运用。与虹吸管一样,它在立面上也呈弓形不同的是,其弓弯向下。而且,虽然倒虹吸管和虹吸管的输水原理相同,即都借助于上下游的水位差,但倒虹吸在开始工作时不需人为地制造管中的真空,因而更为普及城市管道越来越多的穿越河道等,需要采用倒虹吸管道设计,但是倒虹吸设计施工更多是传统的方法,设计施工中计算比较复杂,且容易计算错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倒虹吸管道经常存在存水、堵塞、磨损等问题。
现有的倒虹吸设计施工当中,需要先对场地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通过挖掘机进行挖掘施工,但是在现有的施工过程当中,无法在施工时对施工场地的基坑深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需要数据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再次重新测量记录,较为麻烦,为此,提出一种BIM设计用的倒虹吸设计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设计用的倒虹吸设计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BIM设计用的倒虹吸设计施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四个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水准仪,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外侧壁均均匀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和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弧形壳体,所述弧形壳体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二密封垫,一个所述弧形壳体的上表面粘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螺纹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弧形壳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弧形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壁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一管体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安装有红外线测距仪,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所述弧形壳体的内侧壁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二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限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冰淇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