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1561.8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宇;赵欣;孙蓉;周前;朱鑫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直流 混联受端 电网 电压 弹性力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获取含交直流混联受端电力系统的电网网架、负荷值、机组参数、特高压直流参数;二、将所述电网网架、负荷值、机组参数、特高压直流参数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模型;三、输出所述交直流混联受端电力系统的电压弹性力评估结果。通过N‑2故障集下的潮流计算和机电暂态仿真,得到直流逆变站交流母线电压和熄弧角变化曲线,对关键特征提取后得到电压弹性力评估指标,实现了交直流混联电网电压恢复能力的精准定量评估,精准、定量评估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短路故障后电压恢复至正常运行水平的能力,为电网规划运行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地区不仅水电、煤炭等常规资源较为丰富,而且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开发也日趋成熟,但受经济水平限制,当地电网的负荷水平相对较低,电力存在较大富余;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供应相对不足。由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在远距离传输和隔离交流电网故障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成为西部能源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的主要方式。
精准有效地评估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对于掌握电网运行特性、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改善电压运行水平,制定紧急控制措施,保证特高压直流稳定运行和防止电压失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方法,实现了电网短路故障下电压恢复至正常运行水平的全面精准评估。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获取含交直流混联受端电力系统的电网网架、负荷值、机组参数、特高压直流参数;
二、将所述电网网架、负荷值、机组参数、特高压直流参数输入至预先构建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模型;
三、输出所述交直流混联受端电力系统的电压弹性力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弹性力评估模型为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模型,包括评估目标函数以及电网运行约束条件,电网运行约束条件包括电网稳态、机电暂态约束以及直流逆变站近区电网的所有线路三相永久短路N-2故障集。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弹性力评估目标函数为:
上式为模型的评估目标函数,RV为电网电压弹性系数,Nf为直流落点近区的同杆线路数量;i为三永N-2故障序号;Ti表示短路故障i发生期间电压低于0.85pu的时间;Tmax表示短路故障期间允许电压低于0.85pu的最长时间;Ni表示短路故障i发生期间直流换相失败次数;Nmax短路故障期间允许的最大换相失败次数。
进一步地,所述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的电压弹性力评估模型的电网运行约束条件包括:直流系统约束条件、交流系统约束条件和机电暂态仿真约束。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系统约束条件如下:
1、直流输电约束条件:
Pd,l=gp(α,γ,Vac,Vdc,Idc)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