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用抗菌蓬松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1626.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鲨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3/152;D06M11/46;D06M13/224;D06M13/148;D06M15/03;D06M13/0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抗菌 蓬松 柔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纺织助剂的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织物用抗菌蓬松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氨基硅油60‑80份;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15‑20份;2‑羟基联苯5‑10份;纳米二氧化钛0.2‑0.3份;乳化剂25‑30份;去离子水40‑50份。制备工艺为:S1:将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添加到搅拌釜中,在70℃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得乳化剂;S2:将2‑羟基联苯、纳米二氧化钛、乳化剂和去离子水添加到搅拌罐中,在80℃条件下混合30min,得混合液;S3:将氨基硅油和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添加到混合液中,将混合液加热到90℃并搅拌混合45min,降至常温后得成品柔软剂。该柔软剂在具有柔软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助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织物用抗菌蓬松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织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纺织行业中也对织物提出了各种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织物进行各种的改性处理,使织物具有各种更优的性能,以应对逐步更迭的市场。而织物的柔软处理就是一个重要的处理工艺,而在柔软处理中,就需要用到柔软剂。
现有的柔软剂,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184822A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织物用蓬松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醚氨基硅油80-100份、乳化剂20-40份、pH调节剂10-14份;所述聚醚氨基硅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计原料:氨基硅油30-34%、烯丙基聚氧乙烯氧丙烯环氧醚20-24%、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10-14%、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8-1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0-14%、异丙醇10-14%。通过聚醚氨基硅油、乳化剂和pH调节剂混合制得一种织物用蓬松柔软剂,用以提高聚醚硅油的蓬松柔软性。
上述柔软剂虽然能使纤维具有柔软且蓬松的质感,但是抗拒能力较差,织物长久使用容易滋生细菌。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柔软剂的抗菌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织物用抗菌蓬松柔软剂,使用该柔软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可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抗菌能力。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织物用抗菌蓬松柔软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织物用抗菌蓬松柔软剂,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得:
氨基硅油60-80份;
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15-20份;
2-羟基联苯5-10份;
纳米二氧化钛0.2-0.3份;
乳化剂25-30份;
去离子水40-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中使用的氨基硅油和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为柔软剂的主要成分,起到降低纤维摩擦系数的主要作用,并且氨基硅烷内的氨基可使氨基硅油和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内的硅氧长链定向排列,在起到柔软作用的同时,还可使纤维具有蓬松的质感;而原料中还包含2-羟基联苯和纳米二氧化钛,这两种物种均可起到良好的抑菌作用,从而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而去离子水和乳化剂则作为软化剂的基底溶液,使各组分散乳化形成乳液。
并且,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和2-羟基联苯均中含有羟基,这使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可与纤维产生交联,同时在氨基硅油内氨基的作用下形成定向的栅格状交联结构,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了组分在纤维上的附着能力,使纤维具有更长效的柔软效果。而2-羟基联苯中的氢键也可与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以及纤维产生氢键,也具有良好的附着能力。
优选的,乳化剂包含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中均含有较多的羟基,可使氨基硅油和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油达到更好的乳化效果,提高整个体系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鲨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鲨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