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救呼吸面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1718.7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景明;潘新祥;张滢;迟晓龙;时宇;牟光远;隋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鲁保良;李洪福 |
地址: | 1160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呼吸 面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救呼吸面罩,包括手动气泵、止回阀、气囊、压力开关、引射器和面罩;所述止回阀的进口与手动气泵连接、出口与气囊的进口连接;所述气囊的出口通过压力开关与引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引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与面罩连接,引射器的出口通向大气;所述手动气泵向气囊内泵入空气,使得气囊内的压力升高至肺部吸气压力的1.2~1.3倍;所述压力开关设定为达到肺部吸入压力的1.2倍时开启,保证氧气持续不间断。本发明利用手动气泵控制空气在引射器内的流动方向来辅助病人的吸气‑呼气过程,从而取代人工呼吸。本发明能够连续不断为病人输送氧气,能够持续进行人工呼吸,既能避免尴尬情绪的产生,又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应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救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当人在非医疗场所出现因意外或疾病导致无法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的情况,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病人供氧,防止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性损伤。人工呼吸往往需要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尴尬情绪,还可能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存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设计一种既能避免尴尬情绪产生,又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的急救呼吸面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急救呼吸面罩,包括手动气泵、止回阀、气囊、压力开关、引射器和面罩;所述止回阀的进口与手动气泵连接、止回阀的出口与气囊的进口连接;所述气囊的出口通过压力开关与引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引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与面罩连接,引射器的出口通向大气;
所述手动气泵向气囊内泵入空气,使得气囊内的压力升高至肺部吸气压力的1.2~1.3倍;
所述止回阀用来防止气囊内气体产生回流;
所述气囊用来储存急救用的空气,保证救援过程的空气供给;
所述压力开关设定为达到肺部吸入压力的1.2倍时开启,使气囊与引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相通,保证氧气持续不间断。
进一步地,所述引射器安装在面罩上,面罩进气口与引射器引射流体入口相通构成一个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手动气泵控制空气在引射器内的流动方向来辅助病人的吸气-呼气过程,从而取代人工呼吸。本发明能够连续不断为病人输送氧气,解决了人工呼吸不能持续而有效进行这一缺点。同时,既能避免尴尬情绪的产生,又能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成示意图。
图中:1、手动气泵,2、止回阀,3、气囊,4、压力开关,5、引射器,6、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便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急救呼吸面罩,包括手动气泵1、止回阀2、气囊3、压力开关4、引射器5和面罩6;所述止回阀2的进口与手动气泵1连接、止回阀2的出口与气囊3的进口连接;所述气囊3的出口通过压力开关4与引射器5的工作流体入口连接;所述引射器5的引射流体入口与面罩6连接,引射器5的出口通向大气;
所述手动气泵1向气囊3内泵入空气,使得气囊3内的压力升高至肺部吸气压力的1.2~1.3倍;
所述止回阀2用来防止气囊3内气体产生回流;
所述气囊3用来储存急救用的空气,保证救援过程的空气供给;
所述压力开关4设定为达到肺部吸入压力的1.2倍时开启,使气囊3与引射器5的工作流体入口相通,保证氧气持续不间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1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的防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路侧停车收费抓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