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2418.0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庞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3/2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雍常明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小球藻 水产 养殖 废水 分级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分级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待处理废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废水贮备池,然后在一级蠕动泵、二级蠕动泵和三级蠕动泵的作用下依次经过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最终到达回收贮备池,在这其中,初级处理池和次级处理池中的小球藻能够对废水中的毒素进行吸附,废水净化效果更好,并且,二级连接管和三级连接管的左端均设置有膜组件,在抽取废水时,只允许废水通过,可将小球藻截留在处理池中,防止小球藻跟随废水流动,本发明设计新颖,操作简单,维护容易,具有结构简单、净水效果好、能够吸附废水中毒素的优点,适合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分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育苗和工厂化养殖均属集约化养殖方式,养殖密度高,投饵量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残饵、粪便、分泌物以及尸体等,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还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为此,水质污染和良好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养殖废水经过处理后重复利用,对降低环境污染和节约水资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010018B的专利,其公开了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低,解决了养殖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和养殖水体热能流失的问题;该装置对悬浮物的筛除率高达90%,同时对增加水体中含氧量、提高pH值、降低化学需氧量(COD)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上述专利仍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上述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其关键结构弧形筛容易堵塞,清理和更换都比较麻烦。还有,上述专利无法对养殖废水中的毒素进行吸附净化,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具备结构简单、净水效果好、能够吸附废水中毒素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结构简单、净水效果好、能够吸附废水中毒素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包括废水贮备池、初级处理池、次级处理池和回收贮备池,所述废水贮备池与初级处理池之间通过一级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一级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一级蠕动泵;
所述初级处理池与次级处理池之间通过二级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二级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二级蠕动泵;
所述次级处理池与回收贮备池之间通过三级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三级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三级蠕动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水贮备池的内部还设置有进水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水贮备池的内部贮存有待处理废水,所述初级处理池的内部贮存有0.2g/L接种浓度的正常小球藻,所述次级处理池的内部贮存有0.2g/L接种浓度的饥饿状态小球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级连接管和三级连接管的左端均设置有膜组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小球藻的水产养殖废水分级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桩植桩注浆工法
- 下一篇:一种音乐版权数据高效入库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