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杆一体刮油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3048.2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李呈祥;沈长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金巨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王宗艺 |
地址: | 224052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刮油器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杆一体刮油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管体、胶芯、侧门、丝杠、活塞、套管,管体侧面设置有四个侧口,两两对称,侧口内部截面为矩形;所述侧口上安装有侧门,侧门上设置有套管,套筒内插接有可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与丝杠通过T型螺纹配合,丝杠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手柄,旋转手柄可带动丝杠旋转,从而驱动活塞杆水平前后移动,所述胶芯为半环状,两个胶芯组成一个胶筒,胶芯外壁为哑铃状,中心向内凹陷,胶芯有两种型号多种尺寸,分别与油管、抽油杆配合;所述胶芯顶部和底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螺栓与闸板前端固连,所述闸板后端与活塞连接。本发明能够便捷切换与抽油杆、油管外径匹配的胶管,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杆一体刮油器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或临时修井作业,修井作业时,需要先将抽油杆起出,再起油管,而抽油杆、油管外壁沾满原油。如果直接起出井口,就会污染井场,也影响工人作业,并造成原油的浪费。刮油器可以将抽油杆、油管外的原油刮下来落入井下。既实现了环保,又避免了原油的浪费。
抽油杆的直径本体16—25mm,接箍40mm左右。常用油管的本体直径73mm,接箍直径89mm,两者差距较大,无法通过同一个胶筒的变形适用于抽油杆和油管,只能更换刮油器或胶筒来实现,如本公司公开号为CN202882851U,两用自封刮油器的图4,以及CN2477821Y 抽油杆刮油器所示,为中部向内收缩的哑铃状。本公司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发现行业内常用刮油器存在以下问题:
1、当抽油杆起杆结束,进行油管的起管时,需要将胶筒上部固定、连接壳体拆卸,再将胶筒下部拆卸;更换直径不同的胶筒后,再对胶筒下部固定,顶部封装,由于更换操作在井口或作业平台上进行,耗费时间,也容易带出原油,污染场地。
2、抽油杆、油管在进行起管时,两段抽油杆、油管之间的连接处—-接箍,显著大于本体直径,如抽油杆的直径在16—25mm,而连接卡箍直径为40mm左右,因此胶筒会进行较大程度的变形,而为了能让接箍顺利通过,行业内普遍在胶筒中心收缩的侧壁开孔,改变了胶筒的结构强度,长期使用容易破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杆一体刮油器,无需拆卸,能够对抽油杆和油管两种不同直径的管件刮油,切换快捷,维护也较为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杆一体刮油器,包括管体、胶芯、侧门、丝杠、活塞、套管。
所述管体底部和顶部设置有连接法兰,管体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作业平台上,管体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与井口连通,可通过油管、抽油杆;所述管体侧面设置有四个侧口,两两对称,侧口内部截面为矩形。
所述侧口上安装有侧门,侧门上设置有套筒,套筒内插接有可活动的活塞杆,活塞杆内设置有盲孔,盲孔与丝杠通过T型螺纹配合,丝杠另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手柄,套筒上安装有压盖,压盖内安装有轴承,联轴器安装在轴承内环;旋转手柄可带动丝杠旋转,从而驱动活塞杆水平前后移动。
所述胶芯为半环状,两个胶芯组成一个胶筒,胶芯外壁为哑铃状,中心向内凹陷,胶芯有两种型号多种尺寸,分别与油管、抽油杆配合;所述胶芯顶部和底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螺栓与闸板前端固连,所述闸板后端与活塞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为手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侧口均匀排布,两两间隔90度,或不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侧门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在侧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胶芯上的连接环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闸板前端为弧形,后端为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侧口内壁设置有沟槽,沟槽内填充有密封圈与活塞杆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金巨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金巨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