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及寻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3627.7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生;王栋耀;周翔宇;俞浩;黄泽文;冯子力;刘扬;孙晓宝;刘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H04W4/9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22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特定 终端设备 蜂窝 无线通信 系统 寻呼 方法 | ||
1.一种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心网和若干个特定区域,特定区域包括若干个蜂窝小区和特定终端设备;
特定区域,表征特定终端设备的使用范围;
特定终端设备,在该设备的终端注册表中预先存储其所属的特定区域的标识符信息,用于在特定区域内的蜂窝小区中完成在核心网的入网注册流程;
蜂窝小区,用于特定终端设备的入网注册和寻呼;
核心网用于创建终端匹配注册表,通过对应的特定区域内的蜂窝小区完成对特定终端设备的寻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符信息结构为Txx-Sxx,T为特定区域标识符,Txx中的xx为特定区域编号,S为蜂窝小区标识符,Sxx中的xx为蜂窝小区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注册表包括注册类型、特定终端设备识别码、终端安全能力以及特定区域的标识符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匹配注册表包括特定终端设备的识别码、标识符信息和蜂窝小区代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基于5GC或LTE。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终端设备为支持5G或4G网络的移动通信设备。
7.一种针对特定终端设备的寻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将标识符信息存储在特定终端设备的终端注册表中;
b)特定终端设备在特定区域内的蜂窝小区中完成在核心网的入网注册,在核心网实现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区域的关联;
c)核心网依据特定终端设备与特定区域的关联信息,完成在特定区域对特定终端的寻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寻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
步骤S101,为特定终端设备开机启动阶段;
步骤S102,特定终端设备搜索其所在特定区域内的蜂窝小区定期下发的广播信息;
步骤S103,特定终端设备搜索并接收到来自蜂窝小区的广播信息时,会对广播信息进行检测并提取其中包含的标识符信息;
步骤S104,若步骤S103中提取到的标识符信息与自身存储的标识符信息一致,特定终端设备与该蜂窝小区匹配一致,执行步骤S105;若未检测到特定区域的标识符信息或者检测到的特定区域的标识符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特定区域标识符信息不一致,特定终端设备返回步骤S102继续进行入网搜索;
步骤S105,特定终端设备向核心网络发起入网注册流程;
步骤S106,当特定终端设备在核心网侧入网注册成功时,向核心网反馈注册成功信息,执行步骤S107;若特定终端设备在核心网侧入网注册失败,则直接返回步骤S102继续进行入网搜索;
步骤S107,当核心网接收到特定终端设备的入网注册成功信息后,更新在核心网侧保存的终端匹配注册表,进行特定终端设备的识别码、特定区域的标识符信息和蜂窝小区代码三者之间的关联;
步骤S108,完成特定终端设备的入网注册流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寻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
步骤S201,开始阶段:特定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寻呼数据;
步骤S202,核心网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下行寻呼数据;
步骤S203,核心网对接收到的下行寻呼数据中的标识符信息进行提取和检测;
步骤S204,核心网对比下行寻呼数据中的标识符信息和终端匹配注册表中的标识符信息,若二者的信息对比一致,执行步骤S205,若二者的信息对比不一致,则发送下行寻呼数据的设备为普通终端设备,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5,核心网根据终端匹配注册表提取特定终端设备所属的蜂窝小区代码;
步骤S206,根据步骤S205提取的蜂窝小区代码,向对应的特定区域内的蜂窝小区发起寻呼流程,执行步骤S208;
步骤S207,核心网按照已知的寻呼方式对该设备发起寻呼流程;
步骤S208,完成对该设备的寻呼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6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碗外壁上釉装置
- 下一篇:悬浮抱杆的姿态监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