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平行钢丝扭固机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4033.8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杜霄鹤;杜雨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春雨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5/04 | 分类号: | B21F1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4 | 代理人: | 杜忠福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平行 钢丝 扭固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平行钢丝扭固机,包括机身部件、动能供应部件、机械运转部件,所述机身部件包括带有握持手柄的机身外壳以及部件支架;所述动能供应部件、机械运转部件通过部件支架安装在扭固机机身外壳上;所述的机身外壳采用方便握持和保护内部机件运转的设计。所述的机械运转部件包含平行钢丝夹持部件、传动机构和扭转部件;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发明利用钢丝网片水平钢丝自身材料属性,通过创新的手持式平行钢丝扭固机解决钢丝网片间的机械连接问题,可在施工作业面直接操作,减少了搭接网片材料的材料消耗,顺应了降材、降耗、节时的应用趋势,增加了钢丝网片的整体连接可靠度、力学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平行钢丝扭固机及其设计方案,属于建筑施工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工程已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墙体节能工程的占比尤为突出,建筑墙体的节能功效和耐久性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长期影响日趋深远。鉴于有机隔热材料优异的保温性能,其在建筑墙体保温工程中一直被大量使用,为提高使用此类有机保温材料建筑墙体的防火性能,有机保温材料外侧的无机不燃防护层必然要达到一定防火厚度要求。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传统建筑墙体保温工程施工工艺中使用的隔热材料也日趋加厚,由于有机保温材料密度低、抗拉强度低、伸缩率大、相对曲挠度大,因此,其对外侧防护层的结合承托力渐趋式微,耐久稳定性必然受到影响。至此各种外侧防护层的加固、防抗裂、防变形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建筑用钢丝网片对抗变形、抗开裂、抗脱落能够发挥重要功效,有网复合保温墙体系统应用量逐渐加大,类似的系统均需借助钢丝网片对墙体外侧防护层进行内置加固。
但是,钢丝网片加固系统现有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相近网片与网片之间一般使用重叠搭接片的使用形式,搭接片必须分别与两侧钢丝网片绑扎重叠宽度200-300mm才能起到一定力学作用,综合建筑搭接片使用量巨大,达到标准平铺网片使用量的20%-25%,无形中增加了材料消耗。并且传统施工工艺由于现场操作的局限性,只是对搭接网片进行简单的绑扎,网片没有直连,因此整体功效也大打折扣。经综合考量只有将钢丝网片的水平钢丝出头段直连加固,将网片连接为一体,才是更合理的解决方案。现有传统的钢丝连接设备也只能在工厂使用大型设备对直丝进行连接,无法在施工现场对钢丝网片出头短丝进行直连。另外,由于外墙保温工程的特殊性,现场网片焊接工艺也存在巨大火灾隐患,因此,现有技术没有针对钢丝网片连接的合理优化的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原因,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手持式平行钢丝扭固连接工具及其实施方案。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具体的应用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平行钢丝扭固机,包括机身部件、动能供应部件、机械运转部件,
所述机身部件包括带有握持手柄的机身外壳以及部件支架;
所述动能供应部件、机械运转部件通过部件支架安装在扭固机机身外壳上;所述的机身外壳采用方便握持和保护内部机件运转的设计。
所述的机械运转部件包含平行钢丝夹持部件、传动机构和扭转部件;
所述的手持平行钢丝扭固机,运转时动能供应部件将动能传递给机械运转部件,并可以设计有调控部件进行运转操控。
所述的扭转部件设置有平行钢丝取放开口;所述的扭转部件外侧设置有外周齿;所述的传动机构设置有主驱动齿轮(齿条)、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驱动齿轮(齿条)及扭转部件外周齿啮合传动;所述的与扭转部件外周齿啮合的从动齿轮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的扭转部件设置为整体或局部分口径型号可更换部件;所述的局部分口径型号可更换部件设置有中心扭转芯和外侧扭转套,中心扭转芯为分口径型号可更换部件,扭转芯与旋转套采取嵌套定位连接,工作时同步旋转;
所述扭转部件设置有防脱销;所述的机身外壳和部件支架为一体式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春雨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春雨来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驱动器和操作固态驱动器的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座椅及车辆用头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