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4342.5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9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礼雄;徐仁豪;高莹;宋作宝;高春勇;吴浩;张彦;李红辉;蔡俊华;卢坤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30 | 分类号: | G16C20/3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1 | 代理人: | 檀文礼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粉中 云母 含量 波动 机制 混凝土 配合 设计 方法 | ||
一种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在要求的机制砂石粉云母含量波动范围内,以云母含量最小值及其对应砂率为基准,设计外加剂组分,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规定采用质量法计算确定云母含量最小值基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之后以云母含量最小值为基准,云母含量每增加1.5%对应砂率降低1%的幅度方式计算现场石粉云母含量下机制砂混凝土对应的砂率,计算确定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本发明在保证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解决了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不利影响的技术难题,为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机制砂是指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的颗粒。用片麻岩、角闪岩石和玄武岩生产机制砂时,母岩云母组成的变化导致生产的机制砂石粉中云母含量会有较大波动。云母颗粒的片状结构和明显解理会导致机制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增大引起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建筑用砂》GB/T 14684标准规定了机制砂中大于0.3mm云母颗粒含量:Ⅰ类<1.0%、Ⅱ类<2.0%、Ⅲ类<2.0%,但对小于0.16mm石粉中云母含量未作要求。《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规定人工砂石粉含量不超过18%为合格,使得水利工程用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偏高,造成云母含量波动大的机制砂混凝土强度不易控制。
目前,国内学者提出了调整机制砂混凝土浆体用量的技术措施来解决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但该方法会造成混凝土成本的增加。研究发现,低砂率机制砂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会变差,而机制砂石粉中的云母能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因此,通过机制砂石粉中云母含量与对应砂率合理选取,进行外加剂组分和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能有效解决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机制砂石粉的云母含量波动对混凝土强度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粉中云母含量波动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要求混凝土用机制砂石粉的云母含量波动范围为1.0%~5.0%;
(2)以云母含量1.0%为基准,确定机制砂混凝土对应的砂率:先由机制砂细度模数确定云母含量为0%对应的砂率βs,再以云母含量每增加1.5%、砂率降低1%幅度方式计算确定云母含量1.0%对应的砂率β/s;
以机制砂石粉中云母含量1.0%及其对应砂率为基准,设计外加剂组分,采用质量法计算确定云母含量1.0%基准条件的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水泥用量mc0、粉煤灰用量mf0、矿粉用量mk0、砂用量ms0、石用量mg0、用水量mw0、外加剂用量ma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