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4722.9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敬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敬英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J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动车辆 重力 能源 发生器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辆轮轴半桥(1)固定安装的轮毂安装盘(2),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的动能转换壳体(3),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外侧安装有环形的齿轮传动壳体(4),所述齿轮传动壳体(4)的外壁设置有真空充气轮胎(17);
所述动能转换壳体(3)的内侧壁与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内盘面之间沿环向设置有若干通过第一滚动轴承(5)转动安装的若干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动能转换壳体(3)外侧的压力曲臂(7)以及单向旋转齿轮(8),所述齿轮传动壳体(4)的圆周内侧壁通过第一滚珠轴承(9)转动安装有环形内齿轮(10),所述单向旋转齿轮(8)均与所述环形内齿轮(10)啮合传动;
所述齿轮传动壳体(4)的内立面与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外盘面之间通过第二滚动轴承(11)转动安装有变速传动齿轮组(12),其中所述变速传动齿轮组(12)首端齿轮与所述环形内齿轮(10)啮合传动,所述变速传动齿轮组(12)尾端齿轮内侧啮合设置有环形外齿轮(13),所述环形外齿轮(13)通过第二滚柱轴承(14)转动安装于所述齿轮传动壳体(4)的内立面与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外盘面之间;
所述环形外齿轮(13)内壁固定安装有发电机转子(15),所述发电机转子(15)内圈间隙设置有发电机定子绕组(16),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16)固定安装于所述齿轮传动壳体(4)的内壁上,所述发电机转子(15)可相对于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16)转动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曲臂(7)由一体结构的安装段(71)、延伸段(72)、曲杆段(73)以及压杆段(74)构成,所述安装段(71)的端部与所述传动轴(6)固定套接,所述压杆段(74)轴线与所述车辆轮轴半桥(1)平行、且两者轴线距离大于所述真空充气轮胎(17)的半径,未触地状态下若干所述延伸段(72)轴线以所述真空充气轮胎(17)轴线为圆心呈旋涡辐射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压力曲臂(7)沿所述真空充气轮胎(17)轴线周向阵列分布,若干所述压力曲臂(7)在所述真空充气轮胎(17)轴线方向上交替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传动齿轮组(12)包括以所述真空充气轮胎(17)轴线为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两组,两组所述变速传动齿轮组(12)相互独立,所述变速传动齿轮组(12)由大双联齿轮(121)、中双联齿轮(122)和小单联齿轮(123)的次序依次啮合排布并逐级增速,其中大双联齿轮(121)与中双联齿轮(122)正反背向安装,每组所述变速传动齿轮组(12)的首端齿轮和尾端齿轮均为大双联齿轮(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外侧中间设置有整流子(18),所述整流子(18)与所述发电机定子绕组(16)之间设置有电流输出导线(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转换壳体(3)内圆周侧壁与所述压力曲臂(7)端部之间连接有弹力复位件(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复位件(20)为螺旋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重力能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安装盘(2)的中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车辆轮轴半桥(1)的装配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敬英,未经林敬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7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带移相器
- 下一篇:发电设备的布局优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