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分离培养基质和蝇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4988.3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5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堃;张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7B1/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君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5 | 代理人: | 许菲菲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分离 培养 基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蝇蛆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分离培养基质和蝇蛆的方法。本发明将培养后的蝇蛆培养基质混合料先进行快速风干处理,然后与木屑混合,进行光照静置处理;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蝇蛆体表和培养基中的部分水分,随后采用S49型振动筛进行筛分。该方法分离效率高、分离效果好、可以实现蝇蛆和培养料的完全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蝇蛆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分离培养基质和蝇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禽畜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禽畜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其中,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若不及时妥善处理,粪便表层氮以氨气的形态散发到大气中,促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浓度升高,而粪便中氮和磷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的破坏,畜禽粪污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严重制约大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在资源日益匮乏,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固体粪便任意排放问题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鱼粉是用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去油、脱水、粉碎加工后的高蛋白质饲料原料,目前,我国用于各种集约型动物养殖的鱼粉主要依赖进口,饲养成本很高,寻找新的蛋白源饲料也是畜禽养殖业重要研究课题。
蝇蛆是家蝇的幼虫,其食性杂而嗜食畜粪,可将畜禽粪便作为蝇蛆的养殖基质,经过养殖蝇蛆处理后残留的畜禽粪渣,不需要经过复杂处理就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沼气原料。研究表明,蝇蛆蛋白质品质高、富含抗菌肽,不仅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商业价值,还能有效改善动物免疫水平,预防疾病,是非常理想的蛋白饲料。在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容易引发疾病的情况下,将蝇蛆养殖纳入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中,可解决畜禽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动物蛋白饲料紧缺这2大难题。蝇蛆养殖具有方法简单、产量高、成本低且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后续粪便基质和蝇蛆的分离是蝇蛆养殖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若分离方法选择不当,不仅造成前期投入的浪费,还会造成蛋白浪费,剩余蝇蛆化蛹后变成苍蝇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蛆料分离方法大都利用蝇蛆的避光性、向下性和趋干性等生物学习性实现蛆料分离。蛆料分离法根据人工参与与否可分为两类,即人工分离法和自动分离法。其中,人工分离法是指人工使用某些工具来达到蛆料分离的目的,主要包括土分离法、水分离法和网筛分离法,传统的人工分离法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已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且残渣中残留了大量的蝇蛆,分离率极低。自动分离法一般有两种,即蝇蛆自然分离法和机械分离法。蝇蛆自然分离法利用蝇蛆避光性和趋干性等生物学习性来实现自动分离,该方法虽然无需大量人工参与,可以实现蝇蛆和培养料的完全分离,但是耗时长,效率低。机械分离法主要是给蛆料施加外部作用,使蛆料实现快速分离。但是,该方法存在附着在蝇蛆上的较细培养料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差、分离时间较长等缺点。
目前,我国蝇蛆饲养存在规模小、技术简单、加工深度低、蛆料分离技术落后等问题。其中蝇蛆饲养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蛆料分离技术落后,无法真正实现机械化,这极大限制了我国蝇蛆饲养业的发展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蝇蛆分离存在的耗时长、效率低、无法实现蝇蛆和基质的完全分离等不足与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分离培养基质和蝇蛆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分离培养基质和蝇蛆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培养后的蝇蛆培养基质混合料平铺,控制厚度为3-5cm,快速风干10-30min;
(2)将步骤(1)中快速风干后的蝇蛆培养基质混合料与木屑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光照条件下静置20-40min;
(3)调整S49型振动筛上下重锤相位角度为35°,其中,振动筛包括自上而下网孔逐渐减小的三级筛网,筛网的目数依次为5目、8目和12目;然后将步骤(2)静置后的蝇蛆培养基质混合料置于S49型振动筛第一级筛网层中,在搅拌的条件下,启动振动筛进行筛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