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螺栓进行牙伤检测的汽车用双头螺栓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5195.3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洪颖;任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瑞龙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3/04 | 分类号: | B21H3/04;G01N21/01;G01N21/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大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进行 检测 汽车 用双头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螺栓进行牙伤检测的汽车用双头螺栓加工装置,具体为活动轨、安装座、双头螺栓、加工台和安装套环,所述活动轨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座,且活动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活动座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盘,该可对螺栓进行牙伤检测的汽车用双头螺栓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有CCD视觉检测摄像头CCD视觉检测摄像头对碾牙后的螺杆部进行全方位拍摄,并将拍摄结果发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对拍摄结果进行分析,确认双头螺栓的螺杆部是否存在牙伤,机器视觉检测,检测更准确,产品合格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螺栓进行牙伤检测的汽车用双头螺栓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双头螺栓,也叫双头螺丝或双头螺柱,用于连接机械的固定链接功能,双头螺栓两头都有螺纹,一般用于矿山机械,桥梁,汽车,摩托车,锅炉钢结构,吊塔,大跨度钢结构和大型建筑等,生产双头螺栓是需要固定的设配与机床加工的,主要有以下工序:首先是需要拔料,拔料就是用拔料机将歪曲的的料拔直,然后是用切割机将拔直的很长的料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之后是对切割好的短料进行碾牙。
传统的双头螺栓外螺纹加工装置无法在加工的过程中对螺杆进行牙伤检测,通常是再批量加工完成后再统一对双头螺栓进行检测,因此当碾牙出现失误时无法及时发现,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螺栓进行牙伤检测的汽车用双头螺栓加工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对螺栓进行牙伤检测的汽车用双头螺栓加工装置,包括活动轨、安装座、双头螺栓、加工台和安装套环,所述活动轨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座,且活动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活动座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旋转盘连接,且旋转盘的顶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套环,且安装套环的内部安装有双头螺栓,所述活动轨的一侧安装有加工台,且加工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端的加工台顶部安装有固定架,且开口另一端的加工台顶部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和固定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通过轴承固定有螺纹辊,且活动架和固定架内部远离活动轨的一侧均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活动轨远离加工台的一侧安装有龙门架,且龙门架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龙门架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旋转座,且旋转座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片,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旋转片连接,所述旋转片的底端固定有液压升降杆,且液压升降杆的输出端通过安装箍固定有CCD视觉检测摄像头。
可选的,所述活动轨远离内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丝杆槽,且第一丝杆槽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丝杆,所述活动轨远离加工台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第一丝杆构成传动结构。
可选的,所述活动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与第一丝杆相配合的第一丝杆套,且第一丝杆套的形状均与第一丝杆槽相吻合,所述活动轨内部的底端均匀嵌设有滚珠,且活动座与活动轨之间为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圆环状安装槽,且安装座内侧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环状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与所述安装槽和安装套环均为同心环设计,且电磁滑轨的内径大于安装槽内径大于安装套环的外径,所述电磁滑轨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滑块,且滑块均通过连杆与安装套环连接。
可选的,所述双头螺栓包括位于中央的光杆部和位于光杆部两端的螺杆部,且螺杆部与光杆部均为一体式设计。
可选的,所述加工台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水箱,且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加工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支架,且开口上方的支架上安装有喷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喷头的输入端连接,且喷头为与螺纹辊平行的扁平状设计,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瑞龙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瑞龙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