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5207.2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智意;彭旭;谭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卓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链路 日志 追踪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并识别链路中的运行节点返回的状态;若存在链路中至少一个节点状态异常,通过预置识别机制识别出异常状态的种类;根据异常状态的种类,设置追踪日志开关和异常日志开关至少之一;若存在追踪日志开关,异常日志开关至少之一为开启状态,启动打印链路日志。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灵活的,及时动态的追踪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节约问题定位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处理中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业务也趋于更加复杂化,业务之间的交互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对故障的定位准确度和故障定位资源占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种情况是,现场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在微服务众多的场景下,生产环境当前的日志不足以满足研发人员进行问题定位。
目前,对于问题定位开发人员常用的技术手段有两个,一个是对于能重现的问题,对于可以每次都重现的问题,开发人员会在测试环境进行模拟一次,然后以断点调试的方式进行排查,这种情况要保持线上的数据和测试环境的数据一致,才可以达到环境模拟的场景,准备数据和环境时间比较长,或者在系统上添加业务日志,然后放到线上去进行观察,这种情况需要修改代码,添加日志之后再部署到服务器,这个过程时间长,并且日志打印不一定完整,修改代码也可能会引起新问题出现,另一个是对于偶然出现的问题,该问题除了分析现有的日志,基本上没有任何办法,除非能够摸清楚故障出现的规律,但是这种偶然性问题出现的规律很难查找,在系统已经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果打印全部链路的日志,则日志量巨大,占用系统资源过高,均已经不适用目前的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能够灵活的,及时动态的追踪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节约问题定位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的全链路日志追踪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全链路日志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并识别链路中的运行节点返回的状态;S200、若存在所述链路中至少一个所述节点状态异常,通过预置识别机制识别出异常状态的种类;S300、根据所述异常状态的种类,设置追踪日志开关和异常日志开关至少之一;S400、若存在所述追踪日志开关,所述异常日志开关至少之一为开启状态,启动打印所述链路日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00包括以下步骤:S201、获取并记录所述节点请求参数标识;S202、记录所述请求参数标识出现的次数;S203、若存在所述请求参数标识为请求状态,则设置所述异常日志开关为开启状态,并记录所述异常日志开关开启时间和开启次数;S204、若存在所述请求参数标识请求状态为大于1次,则设置所述异常日志开关与所述追踪日志开关为开启状态,并记录所述异常日志开关开启时间和开启次数;S205、若存在所述异常日志开关开启次数超过第一预设值,则保持所述异常日志开关为关闭状态,并记录所述请求参数标识与缓存数据;S206、若存在所述异常日志开关开启时间超过第二预设值,则保持所述异常日志开关为关闭状态,并记录所述请求参数标识与缓存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值为5次,所述第二预设值为7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捕获到所述异常日志开关为开启状态时,打印所述链路下游全部节点日志信息;当捕获到所述追踪日志开关为开启状态时,打印所述链路全部节点日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卓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卓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