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5424.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G5/20;C05F17/979;C05F17/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雄 |
地址: | 133400 吉林省延边***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 无害化 生产 生物肥料 设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设备及方法,包括第一处理仓、第二处理仓、第二处理仓、第一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第三曝气装置、输送装置和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至所述第二处理仓内、液体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三处理仓内。如此设置,通过将液态粪便进行多次搅拌处理和曝气处理,可以是液态粪便的营养物质、溶解氧、温度、PH等发酵条件最佳化,使液态粪便中的好氧微生物得以快速繁殖,有效分解液态粪便中的氮磷化合物及其他恶臭物质,而且好氧微生物产生的热量使得液肥的温度上升并杀灭低温病菌,以使得成产出的生物肥料更加环保,既有利于降低成本,又不会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畜禽粪尿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养殖业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大量的畜禽粪便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直接危害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影响畜禽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防治畜禽粪便污染刻不容缓。
现有技术基本上是粪便干湿分离,分别处理,干的粪便进行堆肥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多次翻动,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而且,尿液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染,生产成本高。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畜禽粪尿处理成本较高,且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设备及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畜禽粪尿处理成本较高,且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设备,包括有用于容纳液态粪便的第一处理仓、第二处理仓和第三处理仓、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仓内的液态粪便进行搅拌循环曝气的第一曝气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二处理仓内的液态粪便进行搅拌破碎曝气的第二曝气装置、用于对所述第三处理仓内的液态粪便进行搅拌破碎曝气的第三曝气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处理仓内的液态粪便输送到所述第二处理仓内的输送装置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处理仓和所述第三处理仓之间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至所述第二处理仓内、液体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三处理仓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所述第一处理仓、所述第二处理仓和所述第三处理仓的顶部进行喷雾的脱泡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包括有自吸式循环泵和用于给所述自吸式循环泵供气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自吸式循环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入至所述第一处理仓内;且所述自吸式循环泵的进水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自吸式循环泵的出水管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第一端通过阀门与所述自吸式循环泵的出水管连通、第二端伸入至所述第二处理仓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三曝气装置均包括有潜水破碎桥基泵和用于给所述潜水破碎桥基泵供气的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潜水破碎桥基泵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二处理仓和所述第三处理仓的底部。
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所述第二曝气装置、所述三曝气装置和所述固液分离机均可通信地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方法,基于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畜禽粪尿无害化生产生物肥料设备,包括有:
将粪尿、残余饲料、稻草、秸秆和除垢水混合形成液态粪便;
使用第一曝气装置在第一处理仓内对所述液态粪便进行搅拌循环曝气处理;
将所述第一处理仓内的液态粪便传输至第二处理仓中;
使用第二曝气装置在所述第二处理仓内对液态粪便进行搅拌破碎曝气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延边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