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高效蒸汽杀青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6072.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循;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创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8 | 代理人: | 刘创先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高效 蒸汽 杀青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高效蒸汽杀青工艺,包括杀青箱以及支撑架,杀青箱安装在支撑架上,杀青箱下侧内部开设有加热室,加热室内部设置有燃气灶,燃气灶上侧设置有加热管,加热室上侧的杀青箱内部开设回收室,回收室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回收室上侧的杀青箱内部开设有制气室和杀青室,杀青室位于制气室中间,制气室内部设置有盘管,杀青室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侧设置有转筒,转筒筒身外侧设置有支撑轴承,杀青室上侧设置有密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杀青效率高,节约用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茶叶高效蒸汽杀青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 [2] 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杀青一般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抛闷结合、多抛少闷”等原则。蒸青则要“高温、快速”。鲜叶采来后,要放在地上摊晾2-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
现有的蒸汽杀青工艺先制备饱和蒸汽,再对其加热形成过热蒸汽,需要进行多次加热,效率低。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高效蒸汽杀青工艺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高效蒸汽杀青工艺,通过增加盘管、制气室以及杀青室,解决了现有的蒸汽杀青工艺需要进行多次加热,效率低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杀青效率高,节约用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叶高效蒸汽杀青工艺,包括杀青箱以及支撑架,所述杀青箱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杀青箱下侧内部开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部设置有燃气灶,所述燃气灶上侧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室上侧的杀青箱内部开设回收室,所述回收室内部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回收室上侧的杀青箱内部开设有制气室和杀青室,所述杀青室位于制气室中间,所述制气室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杀青室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侧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筒身外侧设置有支撑轴承,所述杀青室上侧设置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盘管盘绕在杀青室外侧,所述盘管进气口设置在制气室内部上侧,所述盘管输出端和电加热器输入端箱连通,所述电加热器输出端通过导气管和杀青室内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杀青箱左端面上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杀青箱右端面下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输入端和制气室内底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上端面输出端通过转轴和转轴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支撑轴承和杀青室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筒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室上壁设置为筛孔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筛孔板上端面中间。
进一步地,所述排放管下侧设置有燃料输送管,所述燃料输送管输出端和燃气灶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6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构造层次演示装置
- 下一篇: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