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碱法脱硫装置及其脱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6147.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7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林军;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临港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8;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台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碱法 脱硫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碱法脱硫装置及其脱硫工艺,包括SO2吸收系统、吸收液供给系统、副产物处理系统、烟气系统和工艺水系统;SO2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本体,吸收塔本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储液层、文丘里棒层、雾化喷淋层和除雾层;吸收液供给系统包括吸收液制备系统、吸收液循环系统和吸收液再生系统,吸收液制备系统包括钠碱溶解槽,吸收液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池,吸收液再生系统包括石灰浆池、再生池和沉淀池;副产物处理系统包括压滤机;烟气系统包括依次设置在烟气主管上的锅炉、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工艺水系统包括第一工艺水装置、第二工艺水装置和水池。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对泵和管道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和脱硫效率高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钠碱法脱硫装置及其脱硫工艺,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由于煤炭的燃烧成本较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煤炭作为锅炉燃料。但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硫化物,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
所以,目前国家对锅炉烟气的排放均设定有排放标准。而SO2是大气污染当中最主要的有害成分,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脱除烟气中的SO2是控制其污染环境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研发、使用的脱除SO2的技术已经超过200多种,根据脱硫剂和脱硫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干法脱硫、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因其具有处理量大、脱除效率高、工艺成熟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应用规模最大、商业化生产最多的脱硫方式,相比较这几种脱硫的方法,在全国乃至世界应用的比例最大是湿法脱硫技术,约占85%左右,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镁法、海水法等。
目前,工业生产当中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脱硫工艺是石灰石/石膏法,该法主要的优点是吸收剂资源丰富、廉价易得、设备运行状况稳定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占地面积大、极易结垢堵塞管道喷嘴、脱硫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现有脱硫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极易结垢堵塞管道喷嘴、脱硫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钠碱法脱硫装置及其脱硫工艺,该装置利用钠盐易溶于水,在吸收塔内部采用钠碱吸收 SO2,吸收后的脱硫液在再生池内利用廉价的石灰进行再生,从而使得钠离子循环吸收利用,设备占地面积小,循环过程中对泵和管道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脱硫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临港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临港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6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