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输出软开关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6598.X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祖梅;陈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乐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7300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开关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出软开关电源,包括输入Vin、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电感Lm、电感Lr、主谐振变压器T1、辅助反激变压器T2、主路输出Vo1、辅助输出Vo2、输出整流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有益效果:本发明加强确保了主路开关管S2的零电压开通,也实现了开关管S3的零电压开通;可独立控制的同时,实现了频率同步,减轻了EMC设计难度;相比于传统多路输出电路组合,电路简单,控制方便,转换效率高,电路成本低,实施有益效果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路输出软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在电源领域,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驱动电源更加具有竞争力。通常驱动电源会选择谐振电路来达到实现高功率密度及高效率的目的。谐振电路可以实现原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和副边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可以降低电源的开关损耗,提高功率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实际应用中,系统往往需要多路输出电源,分别供电给不同的模块单元。一般主负载单元消耗的功率比较高,其他辅助单元相对功率要求会低一些。一般会选择反激变换器,但普通的单管反激变压器漏感能量无法传递到副边,会产生应力尖峰,只能耗散掉,转换效率低。而且两套电源工作频率不同步,很容易产生EMC拍频振铃问题。
有鉴于此,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多路输出电源,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路输出软开关电源,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路输出软开关电源,包括输入Vin、电容C1、电容C2、开关管S1、开关管S2、开关管S3、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电感Lm、电感Lr、主谐振变压器T1、辅助反激变压器T2、主路输出Vo1、辅助输出Vo2、输出整流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所述输入Vin并联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正极依次与所述开关管S1的第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负极依次与所述开关管S2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2的一端及所述开关管S3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开关管S1的第二端依次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r的一端及所述开关管S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谐振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主谐振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主谐振变压器T1的输出端并联所述输出整流电路,所述输出整流电路并联主路输出Vo1,所述电感Lr的另一端依次与所述电感Lm的一端及所述辅助反激变压器T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反激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端依次与所述电感Lm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管S3的第一端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辅助反激变压器T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辅助输出Vo2的正极连接,所述辅助输出Vo2的负极与所述辅助反激变压器T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并接地,所述辅助反激变压器T2的第三输出端接地,所述辅助反激变压器T2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ZCD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S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S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管S3的第三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C1为极性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主路输出Vo1为极性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输出Vo2为极性电容。
进一步的,主路谐振电路采用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频率反馈控制,对称互补驱动S1和S2,通过频率控制,获得所设定的输出电压Vo或输出电流I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乐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乐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6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羧基二酰胺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化的专变采集终端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