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杨梅醛合成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6965.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4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于磊;方文娟;董菁;张永振;郑兵;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26 | 分类号: | B01J23/26;B01J23/755;B01J33/00;B01J37/02;B01J37/08;C07D301/02;C07D30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杨梅 合成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用于杨梅醛的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含起催化作用的内层催化活性中心与起保护作用的外层保护层,催化剂助剂中心为Cr、Mn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催化活性中心为Ca和/或Mg,采用下述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S1:将助剂中心负载到载体上,得到催化剂前体A;
S2:将催化活性中心负载到催化剂前体A上,得到催化剂前体B;
S3:在催化剂前体B外表面包覆保护层;
其中,所述S1中助剂中心用量为载体用量的1.0wt%-5.0wt%,所述S1中助剂中心的负载方法为原子掺杂法;
其中,所述S3中保护层为硅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助剂中心为C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助剂中心用量为载体用量的2.0wt%-3.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载体为石墨烯、氮化硅、SBA-15和γ-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载体为γ-Al2O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催化活性中心为Ca;
和/或,所述催化活性中心用量为载体用量的1.0wt%-5.0wt%;
和/或,所述催化活性中心负载方法为等体积浸渍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催化活性中心用量为载体用量的2.0wt%-3.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保护层的制作方法为浸渍改性处理法;
和/或,浸渍处理后用去离子水洗涤,于50-100℃下烘干10-20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保护层的制作方法为硅溶胶浸渍改性处理法;
所述硅溶胶的硅源为正硅酸乙酯、三甲基硅乙酸酯和硅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硅溶胶的浓度为0.001-0.01g/mL,浓度以硅元素的质量与溶液的总体积之比计;
所述催化剂前体B与硅溶胶的比例为1g:10-100mL;
所述浸渍温度为5-10℃,浸渍1-2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硅溶胶的硅源为正硅酸乙酯;
所述催化剂前体B与硅溶胶的比例为1g:40-6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69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