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及温度调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277.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强;华俊森;杨玺;马文会;赵煜;谭卫川;杜汕麟;何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半导体 制冷 技术 汽车空调 系统 温度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及温度调控方法。本发明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控制器、汽车发动机、整流器、汽车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第一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第二风扇、热电阻、温度控制器,太阳能电池阵列、汽车蓄电池、太阳能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汽车发动机、整流器、汽车蓄电池依次电连接,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第一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第二风扇、温度控制器均与太阳能控制器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还设置有常闭开关T1和电流转向电路,温度控制器与热电阻电连接,常闭开关T1和电流转向电路分别与温度控制器信号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及温度调控方法,属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类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空调已经成为了一辆汽车的标准设备。汽车空调可以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实现对车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提高车内人员的舒适度。但是传统汽车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的对能源的消耗极大,这增加了汽车的燃油量,很多车主为了节约成本很少使用车内的汽车空调。
传统汽车空调必须发动汽车发动机才能让空调系统工作,停车的时候无法使用汽车空调。倘若在夏日天气炎热的时候停车一段时间,由于阳光暴晒车内温度可以达到65℃以上,上车的人员需要因此忍耐至少一段时间的炎热。并且根据研究表明车内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车内苯和甲醛等污染物的挥发增加,假设司机由于某些原因停车一段时间,车内乘客不能使用空调除了感受炎热以外还会吸收更多车内空气的污染物。
传统汽车空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储液干燥器等组成,汽车空调是移动式的空调装置,与固定式的空调系统相比,汽车空调工作环境更加恶劣,随着汽车行驶的颠簸,空调系统的主要器件更容易损坏,制冷剂也常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汽车空调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及温度调控方法,本发明使用太阳能来运行汽车空调系统,而不消耗汽车发动机燃油产生的能量,节约能源的同时也降低了汽车空调的使用成本,并且可以独立运行,即使停车时汽车空调也可以正常运行。应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空调系统结构简单其各部件连接紧密,运行过程中不易损坏,并且工作过程中没有使用制冷剂,绿色环保。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1、太阳能控制器2、汽车发动机3、整流器4、汽车蓄电池5、太阳能蓄电池6、第一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1、第二风扇13、热电阻14、温度控制器15,
太阳能电池阵列1与太阳能蓄电池6分别与太阳能控制器2电连接,汽车发动机3、整流器4、汽车蓄电池5依次电连接,汽车蓄电池5与太阳能控制器2电连接,第一风扇9和第二风扇13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11的两侧,第一风扇9面对车外,第二风扇13面对车内,第一风扇9、半导体制冷片11、第二风扇13、温度控制器15均与太阳能控制器2电连接,太阳能控制器2与半导体制冷片11之间还设置有常闭开关T17和电流转向电路8,温度控制器15与热电阻14电连接,常闭开关T17和电流转向电路8分别与温度控制器15信号连接;
所述电流转向电路8包括常闭开关T216、常开开关T317、常闭开关T418、常开开关T519,常闭开关T216、常开开关T317、常闭开关T418、常开开关T519依次串联形成闭环电路,常闭开关T216、常开开关T317、常闭开关T418、常开开关T519均与温度控制器15信号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1为半柔性单晶太阳能电池板,可设置在车顶和/或车盖上;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两侧壁分别贴合设置有换热器I10和换热器II12,换热器I10的另一侧设置第一风扇9,换热器II12的另一侧设置第二风扇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投毒安全水箱的智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寻失无缝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