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320.4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浩平;王树皓;席世亨;雷云;邓嵩;吴长军;苏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4/06 | 分类号: | C09D4/06;C09D5/08;C09D5/00;C09D7/63;C09D7/61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水性 转化 底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其包括,水性聚合物乳液、锈转化剂、防锈颜料、填料、消泡剂、分散剂、成膜助剂、乳液稳定剂、增稠剂、流平剂、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时一次性涂覆,简化了现场施工工艺,更加便捷实用,可以有效地与铁锈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黑色螯合物,通过形成隔绝效果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防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材料的腐蚀不仅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耗费大量的钢铁资源,不符合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为了减少腐蚀带来的损失,人们采取了众多措施,其中最普遍、经济的就是在金属表面上制成防腐保护层,借以隔开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
传统的金属防腐保护层,需要经过繁琐的钢铁除锈过程,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但往往除锈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导致钢材本体减薄等危害,施工效率偏低。带锈底漆的出现与发展恰好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带锈底漆按作用方式分为稳定型、渗透型和转化型三种。其中稳定型、渗透型防锈效果一般,适用于锈层较薄的钢铁表面;转化型防锈效果相对较好,其转化能力受锈层厚度、均匀性及施工环境的影响。
目前,已知的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体系大多是单宁酸和磷酸的混合物。这种体系的余酸中存在大量活性基团,导致涂层不稳定、不耐水;此外,余酸也会进一步腐蚀钢材基体。另外,传统的底漆工艺为底漆和面漆的分步涂装,需要综合考虑底漆、面漆、基材和铁锈之间附着力的问题,实施工艺复杂、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水性锈转化剂底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性聚合物乳液40%-59%,锈转化剂5%-15%,防锈颜料15%-30%,填料5%-15%,消泡剂0.1%-1.5%,分散剂0.1%-2.0%,成膜助剂2%-8%,乳液稳定剂2%-8%,增稠剂0.2%-3.0%,流平剂0.5%-3.0%,去离子水余量。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水性聚合物乳液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乳液和水性丙烯酸乳液。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防锈颜料为改性三聚磷酸铝,磷酸锌,三聚磷酸铝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填料为绢云母,滑石粉,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防锈颜料为改性三聚磷酸铝,所述填料为绢云母和滑石粉。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消泡剂为聚醚类,所述成膜助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消泡剂为GSK-702,所述成膜助剂为GSK-636。
作为本发明所述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分散剂为LD-6302,乳液稳定剂为EE,增稠剂为LD-2002,流平剂为GSK-6440。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水性锈转化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