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325.7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晖;汤汉良;李桂琴;郭伟杰;赖浩城;郭逍遥;刘玉萍;温伟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明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163/10;C09D175/02;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永均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外饰件 清漆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清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清漆原料中包括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改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聚脲树脂、打磨粉、润湿剂、抗氧化助剂、紫外光吸收剂、固化剂、水。本发明通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改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聚脲树脂和打磨粉的添加,利用润湿剂、抗氧化助剂、紫外光吸收剂、固化剂和水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增强该清漆的触变性,极大提高了外饰件清漆组份的使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得的外饰件清漆具有优异的耐酸、耐磨和附着力,在耐酸及耐磨方面表现突出,使整体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外饰件主要指前后保险杠、轮眉、格栅、散热器装饰罩、防擦条等连接在车身上的部件,主要起着装饰及保护作用,同时汽车外饰件上的清漆是指涂于面漆之上形成保护装饰涂层的清漆,其特点是光泽高,清晰度优,丰满度好,通过专利号为CN202010740143.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外饰件及其制作方法,汽车外饰件包括外饰件本体,所述外饰件本体包括透光区域和不透光区域,所述不透光区域的表面依次涂覆有底漆、色漆、第一清漆和第二清漆,所述透光区域的表面则涂覆有第二清漆。本发明的汽车外饰件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外饰件本体上设置透光区域,从而使得汽车外饰件可以透光,配合灯光,可以达到更加丰富的装饰化效果,且采用两层清漆结构,避免透光区域内的外饰件本体裸露在环境中,从而提升其耐候性。
目前,现有的汽车外饰件清漆主要以丙烯酸-氨基体系为主,耐酸性相对较差,且耐磨和附着力也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外饰件清漆耐酸、耐磨和附着力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所述清漆原料中包括如下组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改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聚脲树脂、打磨粉、润湿剂、抗氧化助剂、紫外光吸收剂、固化剂、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漆的原料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70~80份、环氧改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5~ 10份、聚脲树脂10~15份、打磨粉1~3份、润湿剂0.3~0.6份、抗氧化助剂0.1~O.4份、紫外光吸收剂1~3份、固化剂1.2~1.5份、水5~8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润湿剂为聚醚硅氧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助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光吸收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化剂为三乙烯四胺,乙二胺或二乙胺中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脲树脂为拜耳NH2885或NH2886 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磨粉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外饰件清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以下各组分及重量份进行备料;
步骤S2、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改性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润湿剂、抗氧化助剂、紫外光吸收剂、水混合投入反应装置中,搅拌下加热至80-100℃,并反应1-2h得到第一物料;
步骤S3、将聚脲树脂、打磨粉混合投入反应装置中,在转速为1000~ 1200r/min下搅拌30~40min,得到第二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明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远明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