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塑料生产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8159.2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朱建华;郝代军;郝清泉;李静静;武本成;沈方峡;任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生产 烯烃 芳烃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废塑料生产烯烃和芳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由废塑料及回炼油混合后形成的高温液体塑料于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裂解反应;
所述回炼油为回炼重油与回炼柴油的混合物;所述回炼油的温度不低于200℃;所述废塑料与所述回炼油的重量比为0.2-2.0:1;
所述废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环烯烃共聚物、聚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共聚物和聚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聚氯乙烯;
所述催化剂与所述高温液体塑料的重量比为5-30:1;
所述催化剂经以下方式制得:
步骤(1):称取389.26克Ni(NO3)2∙6H2O,740.81克Zn(NO3)2∙6H2O,溶于2000克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在快速搅拌的状态下向溶液缓慢加入670克模数为3.25的水玻璃;搅拌均匀后在快速搅拌的状态下缓慢加入50克2%氢氧化钠溶液,200克5%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液体成为黏稠状后继续搅拌2小时,加入100克浓度为25%钛溶胶,15.20克Ce(NO3)2∙6H2O继续搅拌2小时,把浆液移入5L带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密封搅拌在180℃条件下反应48小时,冷却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至pH值为7, 过滤得到滤饼;
步骤(2):称取21.49克KNO3,146.68克Zn(NO3)2∙6H2O,153.85克Cu(NO3)2∙3H2O 加入680克去离子水搅拌溶解配制溶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232克高岭土、100克MgO、178克CaCO3搅拌形成均匀浆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浆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滤饼345克搅拌成均匀的浆液;称取456.62克21.9%的磷铝胶、512.82克19.5%硅溶胶、133克SB粉在搅拌的条件缓慢加入到浆液中搅拌均匀;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浆液中加入133克15%Ga(NO3)3·9H2O溶液,搅拌成均匀的浆液;将配制好的浆液过胶体磨,用100目筛网过滤除去大颗粒;制备的浆液通过喷雾干燥机制备成微球催化剂,喷雾干燥出口温度150-230℃,喷出压力为0.1-0.5MPa;将喷雾成型的催化剂750℃焙烧6小时;
裂解反应的温度为650-750℃,裂解反应的反应压力为0.05-1.0MPa,裂解反应的时间为0.1-1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塑料与所述回炼油的重量比为0.5-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与所述高温液体塑料的重量比为15-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解反应的反应压力为0.1-0.3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解反应的时间为0.5-2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解反应过程中所用的雾化蒸汽与所述废塑料的重量比为0.1-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裂解反应过程中所用的雾化蒸汽与所述废塑料的重量比为0.2-0.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裂解反应得到的粗产品进行分离以得到富含烯烃气体产品和液体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富含烯烃气体产品进行分离以得到低碳烯烃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烯烃产品包括乙烯产品、丙烯产品和丁烯产品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81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