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驾驶姿态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8525.4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华勇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50/14;B60R22/48;G08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柏枫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新能源 汽车 驾驶 姿态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驾驶姿态分析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模块、正确驾驶姿态录入模块、计算机模拟程序模块、正确驾驶姿态检测模块、疲劳驾驶姿态检测模块、拉力检测模块、姿态边缘轮廓存储模块与错误姿态报警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录入正确驾驶姿态轮廓,有助于驾驶员了解和学习正确的驾驶姿态,正确驾驶姿态检测模块、疲劳驾驶姿态检测模块以及拉力检测模块,可实时检测到驾驶员的驾驶姿态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疲劳驾驶,保障了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程序模块发送报警指令、错误姿态报警模块的报警提醒可正确快速地引导驾驶员恢复到正确驾驶姿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驾驶姿态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交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销量超过400万辆,在这个数据的背后,一是国家政策的推动,二是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进步,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频发,错误的驾驶姿势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大主要原因,驾驶姿势是驾车时的身姿架势,正确的架势姿势能使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作业中,不会过早地出现疲劳和肢体麻木现象,能使注意力集中,敏锐地观察车外情况和车内仪表,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作出可靠的判断,正确的驾驶姿态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然而现有的驾驶姿态分析技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无法全面的对所有驾驶姿态进行分析,而且计算过程复杂。
基于上述问题,亟待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驾驶姿态分析系统,本发明通过录入正确驾驶姿态轮廓,有助于驾驶员了解和学习正确的驾驶姿态,通过正确驾驶姿态检测模块、疲劳驾驶姿态检测模块以及拉力检测模块,可实时检测到驾驶员的驾驶姿态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疲劳驾驶,保障了驾驶员以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程序模块发送报警指令、错误姿态报警模块的报警提醒可正确快速地引导驾驶员恢复到正确驾驶姿态,保障安全驾驶,而且分析过程简单快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驾驶姿态分析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驾驶姿态分析系统,包括红外热成像模块、正确驾驶姿态录入模块、计算机模拟程序模块、正确驾驶姿态检测模块、疲劳驾驶姿态检测模块、拉力检测模块、姿态边缘轮廓存储模块以及错误姿态报警模块,所述红外热成像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在驾驶时的姿态图像,所述正确驾驶姿态录入模块用于引导用户进行正确驾驶姿态录入,录入结果包括正确佩戴安全带时拉力检测模块所检测到的拉力并将其设为拉力阈值以及正确驾驶姿态轮廓,所述计算机模拟程序模块用于提取姿态图像的边缘轮廓以及将提取到的边缘轮廓与正确驾驶姿态图像的边缘轮廓进行对比,所述正确驾驶姿态检测模块包括肩部检测单元以及手部检测单元,所述疲劳驾驶姿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疲劳驾驶姿态以及计算驾驶员保持此疲劳驾驶姿态的时间,所述拉力检测模块位于安全带上,所述拉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驾驶过程中安全带所受到的拉力,所述姿态边缘轮廓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正确驾驶姿态的边缘轮廓以及驾驶时的疲劳驾驶姿态的边缘轮廓,所述错误姿态报警模块用于获取计算机模拟程序模块的报警指令进而对驾驶员进行报警提醒。
进一步的,所述姿态边缘轮廓存储模块存储的正确驾驶姿态边缘轮廓由第一次正确驾驶姿态录入模块所录入,第一次录入正确驾驶姿态边缘轮廓,有助于驾驶人员了解和学习驾驶时正确的驾驶身姿和架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华勇,未经杨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8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