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揉捻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8588.X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峰县一加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续揉捻设备,所述连续揉捻设备包括:工作台,连接有支撑架;料斗,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用于盛放待揉捻的茶叶;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轴上;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并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杆,转动穿过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驱动件,安装在支撑架上,通过传动件与传动杆连接;其中,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叶。螺旋叶转动提供向下的压力,从而使茶叶不断的向下传送,以此完成持续性的揉捻;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以此完成揉捻和下压力,使装置简单化。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续性好,揉捻质量高,节约能源,同步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揉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精度越来越高,茶的饮用液越来越多,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揉捻,揉捻可使茶叶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品质奠定基础。揉捻是乌龙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揉捻可以卷紧茶条,缩小体积,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物质转变。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不能实现持续进料,造成揉捻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揉捻设备,旨在解决揉捻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续揉捻设备,所述连续揉捻设备包括:
工作台,连接有支撑架;
料斗,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用于盛放待揉捻的茶叶;
第一齿轮,同轴固定在转动轴上;
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并与第一齿轮啮合;
传动杆,转动穿过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转动连接在转动轴上;
驱动件,安装在支撑架上,通过传动件与传动杆连接;
其中,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需要揉捻的茶叶放置在料斗的内部,启动驱动件,,在传动件的作用下,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围绕着传动杆转动,以此带动转动轴在工作台的上做圆周运动,第一齿轮随着转动轴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对转动,以此带动料斗围绕着传动杆转动,转动轴带动螺旋叶在料斗的内部转动,料斗在工作台的内部围绕着传动杆公转,料斗底部与工作台配合从而对茶叶进行揉捻,螺旋叶转动对料斗内部的茶叶提供向下的压力,从而使茶叶不断的向下传送,以此完成持续性的揉捻,料斗顶部外敞开模式,可以不断的向料斗的内部加入茶叶,以此完成了持续揉捻,避免了停机加料,提高了揉捻的连续性,提高了稼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配合,完成转动轴的自传和公转,以此完成揉捻和下压力,使装置简单化,缩减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能源,且同步性好。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连续性好,揉捻质量高,节约能源,同步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揉捻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揉捻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揉捻设备中拨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工作台1,挡料圈2,料斗3,转动轴4,连接杆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从动皮带轮8,主动皮带轮9,电机10,支撑架11,涡状凸条12,排料槽13,拨料爪14,齿纹槽15,第一罩壳16,第二罩壳17,螺旋叶18,第三齿轮19,阻挡圈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峰县一加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双峰县一加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85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凑型加工磨床
- 下一篇:一种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