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8591.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5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岳仁亮;魏敦沛;齐丛亮;张华文;李玉;尤胜胜;吴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24001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装置 | ||
1.一种除油雾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雾净化装置还包括:
离心叶轮(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离心叶轮(2)正对所述进气口设置;
过滤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填料层(31),所述填料层(31)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2)的外周,油雾废气经过所述过滤组件(3)流向所述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还包括:
过滤网(32)和防护网(33),所述过滤网(32)呈环形围设于所述离心叶轮(2)的外周,所述防护网(33)呈“Ω”形且间隔围设于所述过滤网(32)的外侧,所述防护网(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过滤网(32)、所述防护网(33)和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填料形成所述填料层(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喷淋组件(4),呈优弧形围设于所述防护网(33)的外侧,所述喷淋组件(4)被配置为能够向所述过滤组件(3)和所述离心叶轮(2)喷淋清洗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
喷管(41)、喷头(42)、进液管(43)和排液管(44),所述喷管(41)呈优弧形围设于所述防护网(33)的外侧,所述喷头(42)连通于所述喷管(41)并朝向所述防护网(33)设置,所述进液管(4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喷管(41),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用于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排液管(4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壳体(1)底部,另一端连通于外部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42)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头(42)沿所述喷管(4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均沿所述离心叶轮(2)的半径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4)还包括:
防漏管(45),位于所述壳体(1)外并连通于所述排液管(44)的侧壁用于防止所述油雾废气从所述排液管(44)泄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还包括:
进料管(34),一端连通于所述填料层(31),另一端伸出所述壳体(1);
排料口(35),连通于所述填料层(31)的底部用于排出失效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5),呈“Ω”形并围设于所述喷淋组件(4)的外侧,所述挡板(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且所述挡板(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除臭组件(6),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过滤组件(3)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油雾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溢流口(7),开设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所述溢流口(7)位于所述过滤组件(3)和所述除臭组件(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睿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85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用保护装置
- 下一篇:模具型芯冷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