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揉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8623.8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阳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小黄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茶叶揉捻装置,所述茶叶揉捻装置包括:底座,起到支撑安装作用;筒体,安装在底座上且顶部开设有进料圈口,用于形成揉捻空间;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且其上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揉捻杆;揉捻筛,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内部,且处于揉捻杆的下方,边部设置有排料空间,揉捻杆与揉捻筛配合进行揉捻;驱动件,通过传动连接转动轴,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其中,转动轴的顶部连接有料斗,料斗滑动设置在进料圈口上,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齿纹圈,料斗的内底部转动设置有进料辊,进料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料可控,摊铺均匀,节约能源,同步性好,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精度越来越高,茶的饮用液越来越多,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揉捻,揉捻可使茶叶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茶汁外溢,加速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为形成红茶特有的品质奠定基础。当前,茶叶揉捻机主要由机架、揉筒、揉盘、压盖、运动支架、电机、丝杆机构等构成。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转动,进而带动人字架、揉筒和丝杆机构。揉捻过程中,压盖相对揉盘在其上方作偏心圆周运动,桶中因受压盖和揉盘上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并实现细胞扭曲破碎。现有的茶叶揉捻机揉捻进料速度不容易控制,不能实现连续揉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装置,旨在解决进料速度不容易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叶揉捻装置,所述茶叶揉捻装置包括:
底座,起到支撑安装作用;
筒体,安装在底座上且顶部开设有进料圈口,用于形成揉捻空间;
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筒体的内部,且其上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揉捻杆;
揉捻筛,固定安装在筒体的内部,且处于揉捻杆的下方,边部设置有排料空间,揉捻杆与揉捻筛配合进行揉捻;
驱动件,通过传动连接转动轴,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
其中,转动轴的顶部连接有料斗,料斗滑动设置在进料圈口上,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齿纹圈,料斗的内底部转动设置有进料辊,进料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纹圈啮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需要揉捻的茶叶放置在进料圈口的内部,启动驱动件,在驱动件的作用下,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料斗围绕着转动轴转动,料斗在进料圈口上滑动,齿轮和齿纹圈相对滑动,从而带动进料辊在料斗的内部转动,以此控制料斗内部的茶叶从进料圈口进入到筒体的内部,并均匀摊铺在揉捻筛上,转动轴带动揉捻杆转动,揉捻杆与揉捻筛相对滑动从而将揉捻筛上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后的茶叶从筒体的底部开设的排出口排出。通过揉捻杆和揉捻筛配合进行揉捻,揉捻效率高,质量好,可以实现连续揉捻。通过转动的进料辊进行控制进料,避免了茶叶进料过快或者过慢造成的揉捻不畅,以此实现了均匀揉捻,通过料斗围绕转动轴转动进行进料,可以使进料摊铺、分散均匀,从而可以进行均匀摊破,便于提高揉捻质量。通过一个驱动件完成进料、摊铺、以及揉捻,使装置结构简单化,缩减了生产制造成本,节约能源且同步性好。本发明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料可控,摊铺均匀,节约能源,同步性好,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叶揉捻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叶揉捻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叶揉捻装置中揉捻筛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小黄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小黄牛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8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采茶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拥塞协商的拆线重布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