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技术的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9595.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王奕;肖宗亮;孙江宁;金志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健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技术 区域 选择性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一种基于5G技术的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将密集网络、高流量响应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区域,每个所述功能区分解为不同的设备单元,每个设备单元上都安装有智能控制器,组成一个智能控制器群,每个智能控制器包含至少1个传感器,通过对每个功能区的智能控制器群的控制实现对整个区域的控制,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经处理后利用GPRS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实现对不同终端的远程监控。本发明采用区域选择性耦合调控,提升网络切片的负担,保证系统的快速控制;通过各设备选择来达到的需求,避免所有设备运行,提高系统效率同时节约能源;基于区域选择性控制和云端深度学习,实现了协作设备群的网格化与人协同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5G网络切片技术可在同一平台下提供定制、隔离、质量可保证的端到端逻辑专用网络,为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未来社区和自动驾驶等纵向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根据每一个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比如时延、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来划分,以灵活的应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场景。但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进,海量设备的不断接入,同一平台的规模巨大,同样会带来时延、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网络切片即逻辑网络内的网络通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网络切片在多设备应用下产生时延、带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5G技术的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改善不同切片之间的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5G技术的区域选择性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器、传感器和管控中心,所述管控中心包括GPRS模块和云服务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包含至少一个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得到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保存到数据库。
一种基于5G技术的区域选择性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上述的的区域选择性控制装置,将密集网络、高流量响应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区域,每个所述功能区分解为不同的设备单元,每个设备单元上都安装有智能控制器,组成一个智能控制器群,每个智能控制器包含至少1个传感器,通过对每个功能区的智能控制器群的控制实现对整个区域的控制,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经处理后利用GPRS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用户通过登录管控中心,实现对不同终端的远程监控。
进一步的,通过对所述设备单元的选择性控制实现所述设备单元的的关闭、满载或部分负载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最佳工作状态及最优系统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单元与设备单元间可采用串联、并联和混联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区由所述设备单元组成,每个所述设备单元由设计确定,大小不一,但总和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区是通过组态软件和信息流智能控制划分的,根据各个不同的控制系统,按照其自有的总控制参数要求,如产量、流量、能耗、安全指标等来控制个分区的控制量,逐步细化到各流程控制量的智能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是根据系统需要的功能设置,包括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霍尔开关、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中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功能区之间也可以是串联、并联和混联关系,不同功能区间可以进行耦合调控。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调控采用机器学习算法、SVM和随机森林对功能区域选择性调控。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区域选择性耦合调控,提升网络切片的负担,保证系统的快速控制。
(2)各个功能区可以灵活控制接入的设备,优化流程系统,同时优化网络数据上传的时间段,从而避免整个系统同时上传数据而造成网络拥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健,未经杨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9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