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顶起的不锈钢蒸笼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0403.9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新会区万和不锈钢厨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A47J4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起 不锈钢 蒸笼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顶起的不锈钢蒸笼设备,包括锅体和蒸笼主体,锅体上端的扩口内壁插接有蒸笼主体,蒸笼主体外侧对称固定有可对蒸笼主体进行限位的把手装置,把手装置包括第一把手、固定板、连接板、转杆、梯形卡块和环形卡槽,蒸笼主体外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底部对称固定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一端固定有连接板,两个固定板下端通过扭力铰链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底部固定有梯形卡块,锅体和蒸笼主体上端的扩口外侧均开设有环形卡槽,且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卡接本发明在蒸笼主体放置在锅体上时,对蒸笼主体进行限位,防止蒸笼主体被顶起,且人们在取下蒸笼主体时较为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蒸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顶起的不锈钢蒸笼设备。
背景技术
蒸笼起源于汉代,是汉族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竹蒸笼的种类主要分为青皮慈竹蒸笼和去青皮楠竹蒸笼,目前青皮慈竹蒸笼比较罕见,主要因为价格低廉,质量不好,80年代初期比较普遍。去青皮的蒸笼材质多为楠竹制作,采用竹片绑接,因为材料坚硬且结实,比较厚所以都必须把楠竹祛除部分厚度,留下5-6毫米左右的竹篾作为主要材料,随着不锈钢的研发,现在大部分使用不锈钢蒸笼,具有易清理,强度高等优点,不锈钢蒸锅是一种带有蒸笼的具有蒸的功能的一种锅;
现有的不锈钢蒸笼大都是直接卡在蒸锅上,在蒸的过程中,水汽容易将蒸笼顶起,使得液体溢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顶起的不锈钢蒸笼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顶起的不锈钢蒸笼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顶起的不锈钢蒸笼设备,包括锅体和蒸笼主体,所述锅体上端的扩口内壁插接有蒸笼主体,所述蒸笼主体外侧对称固定有可对蒸笼主体进行限位的把手装置,所述把手装置包括第一把手、固定板、连接板、转杆、梯形卡块和环形卡槽,所述蒸笼主体外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底部对称固定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下端通过扭力铰链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部固定有梯形卡块,所述锅体和蒸笼主体上端的扩口外侧均开设有环形卡槽,且梯形卡块与环形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装置还包括第二把手、拨块、定位板、L形块、复位弹簧和驱动杆,所述第一把手下表面靠近固定板的一端通过扭力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下表面一端固定有拨块,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滑动连接有L形块,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固定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顶部与L形块固定连接,所述L形块靠近拨块的一端呈倾斜设置,所述转杆远离梯形卡块的一端固定有驱动杆,且L形块底部与驱动杆接触。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表面固定有导杆,且导杆位于复位弹簧内壁,所述L形块一端开设有滑孔,且导杆与滑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块靠近定位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下表面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下表面一端固定有支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蒸笼主体放置在锅体上时,对蒸笼主体进行限位,防止蒸笼主体被顶起,且人们在取下蒸笼主体时较为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蒸笼主体;3、把手装置;31、第一把手;32、固定板;33、连接板;34、转杆;35、梯形卡块;36、环形卡槽;37、第二把手; 38、拨块;39、定位板;310、L形块;311、复位弹簧;312、驱动杆;4、导杆;5、滑孔;6、限位块;7、凹槽;8、支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新会区万和不锈钢厨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新会区万和不锈钢厨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