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板材的防水涂层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0707.5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贾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201/00 | 分类号: | C09D201/00;C09D5/23;C09D7/61;C09D163/00;E04B1/66;E04B2/00;E04B9/04;E04F13/075;E04F15/02;E04F15/18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板材 防水 涂层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建筑板材的防水涂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分布于板材端面上的磁性渗透层(1)、粘面衔接层(2)和防渗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渗透层(1)由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合树脂、硅微粉以及抗裂剂混合配比而成,所述磁性渗透层(1)的内部掺杂有多个磁性颗粒(5),所述磁性渗透层(1)与磁性颗粒(5)的质量分数比为10:1,所述粘面衔接层(2)由粘结剂、粘合纤维以及增韧剂混合配比而成,所述防渗层(3)由高岭土、膨润土、粉煤灰、环氧树脂、防腐剂、成膜剂、疏水剂、消泡剂混合配比而成,所述板材与磁性渗透层(1)的相衔接面上开设有多个粘结面凹槽,多个所述粘结面凹槽的相对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嵌设槽,多个所述粘结面凹槽为V形结构,且相对设置于粘结面凹槽内的两组嵌设槽相互交错设置,多个所述嵌设槽内填充有底面粘结层(6),所述磁性渗透层(1)的底端面与底面粘结层(6)相衔接设置,所述底面粘结层(6)包括设置于嵌设槽内的热熔囊(601),所述热熔囊(601)的内部填充有粘结胶体(602),所述热熔囊(601)的外侧壁上分布有纤维刺,所述热熔囊(601)为热熔性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粘结胶体(602)由粘结树脂、热熔胶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1混合配比而成;
该防水涂层的施工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S1、首先,技术人员在板材上开设多个粘结面凹槽,并在粘结面凹槽的内端面上开凿多个相互交错的嵌设槽,在嵌设槽内填充上底面粘结层(6),底面粘结层(6)于板材的上端面上形成内粘接层;
S2、在设置有粘接层的板材上涂覆上磁性渗透层(1),此时,在板材的底端面上设置加热块,其加热温度足以熔化底面粘结层(6),使得底面粘结层(6)能够填充于粘结面凹槽内并与磁性渗透层(1)的下端面相融合;
S3、去除加热块,在板材底端面上安置电磁铁,电磁铁启动后,由于磁性渗透层(1)内部掺杂有若干磁性颗粒(5),使得磁性渗透层(1)通过磁性颗粒(5)与电磁铁构成磁吸结构,有效提高磁性渗透层(1)与磁性颗粒(5)的粘结性,实现磁性渗透层(1)与板材的超强粘合;
S4、最后,技术人员向磁性渗透层(1)上依次涂覆上粘面衔接层(2)和防渗层(3),干燥、冷却、凝固,完成整个涂层的施工;
所述板材与加热块之间设置有热传导块,所述S4中利用外接烘干设备对涂层进行光照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的防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合树脂、硅微粉以及抗裂剂的质量分数比为0.8:3:1:1,所述粘结剂、粘合纤维以及增韧剂的质量分数比为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的防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膨润土、粉煤灰、环氧树脂、防腐剂、成膜剂、疏水剂、消泡剂的质量分数比2:1:2:1:0.5:0.2:0.5:0.7,所述防渗层(3)的内部还掺杂有纳米二氧化硅颗粒(4),所述防渗层(3)与纳米二氧化硅颗粒(4)的质量分数比为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7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演示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的气密性检测池换水控制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