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缝口暂堵效果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1452.4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1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勇;张俊江;张雄;赵兵;秦飞;耿宇迪;罗攀登;陈定斌;安娜;李永寿;房好青;黄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12;G0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李亮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口 效果 评价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缝口暂堵效果评价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岩板导流室、温度控制箱和废液回收部,岩板导流室设置于温度控制箱内,岩板导流室内设有一对岩板,一对岩板之间形成有裂缝,对应裂缝的岩板导流室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设有用于测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开口处设有用于测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储液罐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连接废液回收部,第二储液罐连接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接废液回收部,还包括连通于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并能够使第一压裂液和第二压裂液流动的动力部。采用该装置能实现模拟暂堵过程和反向的对暂堵剂的加压,能对暂堵剂的暂堵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暂堵转向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口暂堵效果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暂堵转向压裂是通过投入暂堵剂来临时封堵高导流能力的裂缝,迫使段内开启新裂缝,从而获得更大的改造体积。根据暂堵位置不同,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可以分为缝内暂堵和缝口暂堵两大类型。其中,对缝口暂堵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优选适合目标层的暂堵剂体系,对转向压裂施工能否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有技术中,检索到如下相关于暂堵方面的技术:
公开号为“CN11115596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暂堵剂在裂缝内暂堵效果动态实验评估方法,通过暂堵剂在裂缝内暂堵效果动态实验评估装置来实现,装置包括缓冲罐、阻尼管、液体池、第一离心泵、第一压力计、阻尼塞、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一液压管线、第二液压管线和第三液压管线。其中的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向缓冲罐中加入预定剂量的暂堵剂;启动第一离心泵将液体泵入缓冲罐中与暂堵剂混合后进入阻尼管中,推动阻尼塞移动的同时暂堵剂开始胶结;在第一压力计的压力值出现明显上涨并达到第二压力值且阻尼塞不再移动的情况下,记录暂堵剂的胶结时间和阻尼塞的移动距离,关闭第一离心泵。本发明具有能够模拟测试暂堵剂在裂缝内胶结时间、暂堵效果等优点。
公开号为“CN10940391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提升缝端暂堵效果的重复改造方法,将液体暂堵技术和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结合,一是通过向目的层注入具有抗压、抗温、抗剪切、成胶和破胶时间可控等特点的液体胶塞暂堵剂,使其到达初次人工裂缝的端部,侯凝形成冻胶状堵塞,抑制裂缝沿初次人工裂缝延伸,控制裂缝带长;二是在液体胶塞暂堵剂的封堵作用下,以大排量注入滑溜水,使缝内净压力提升至5MPa以上,开启初次人工裂缝侧向的新缝,利用40-70目石英砂充填开启的侧向新缝,再利用20-40目石英砂充填初次人工裂缝,恢复其导流能力,形成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裂缝网络系统,实现动用初次人工缝侧向水驱不见效小孔隙或基质中剩余油的目的。
公告号为“CN20449565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暂堵强度测试装置,用用于测试模拟裂缝的暂堵强度,包括裂缝模拟单元,裂缝模拟单元具有暂堵剂进液端以及暂堵剂出液端,其中暂堵剂进液端通过硬质管线连接有暂堵剂溶液压入装置,以将暂堵剂溶液从暂堵剂进液端压入到裂缝模拟单元内,暂堵剂进液端还设置有可测试进入到裂缝模拟单元中暂堵剂压力的压力表。该暂堵强度测试装置中不设置阀门,避免了阀门的节流堵塞。
文章(范华波,薛小佳,安杰,卢申辉,吴江,吕小明.致密油水平井中低温可降解暂堵剂研发与性能评价[J].断块油气田,2019,26(01):127-130.)针对目前使用的暂堵剂在致密油水平井储层改造过程中承压差、难降解、储层伤害大,实施效果不理想的特点。通过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内酯合成与生物小分子降解促进剂优选,开发了一种中低温可降解暂堵剂。通过室内性能评价,从暂堵剂热稳定性、机械力学性能、封堵性能、降解性能对暂堵效果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暂堵效果评价的相关专利与文章没有对缝口暂堵与缝内暂堵进行区分。并且对于缝口暂堵来说,目前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①使用钢板代替岩板进行实验,无法模拟真实裂缝形态;
②在室温下进行实验,无法模拟真实地层温度;
③通过人工铺置暂堵剂的方式进行暂堵,无法模拟真实暂堵剂注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4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