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段式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1500.X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杨志胜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机械 换向 连接 传输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段式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包括连接传输结构主体,所述连接传输结构主体的内端侧部设有配合装置,所述配合装置的下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输出部和输入部,所述输入部设在换向装置的内端底部,所述输出部转动连接在输入部的侧部位置,所述输出部包括传动件、套轴架、第一转动盘和连接轴,所述传动件设在输出部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传动件的下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转动盘相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侧端位置与套轴架相套接设置,所述传动件包括套架杆、顶盘、底盘、弹簧轴和内置柱。本发明为多段式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通过换向装置的设置,实现内端换向连接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段式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可以帮助进行机械的换向处理工作,通过内端的驱动,实现改变位置的目的,从而达到不同位置输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机械的使用性能,同时通过进行安装,可实现快速的连接设置,帮助进行与接触的传输件共同协作的作用,加快整体的调控性能,解决传统机械连接传输的不便,同时可以方便进行使用,使得装置可以适应更多的机械内环境,但是目前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内端不便于进行配合连接的现象,往往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具体位置无法对位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内端的卡死现象,造成机械的无法正常运转,会产生内端的安全隐患,因此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式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段式机械用换向连接传输结构,包括连接传输结构主体,所述连接传输结构主体的内端侧部设有配合装置,所述配合装置的下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输出部和输入部,所述输入部设在换向装置的内端底部,所述输出部转动连接在输入部的侧部位置,所述输出部包括传动件、套轴架、第一转动盘和连接轴,所述传动件设在输出部的内端顶部位置,所述传动件的下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转动盘相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侧端位置与套轴架相套接设置,所述传动件包括套架杆、顶盘、底盘、弹簧轴和内置柱,所述顶盘设在传动件的上部位置,所述顶盘的顶部与套架杆相固定连接,所述顶盘的下端与内置柱相插接设置,所述内置柱的底端与底盘相固定连接,所述底盘靠近弹簧轴的位置处弹性连接有弹簧轴,所述输入部包括转动环架、第二转动盘、第一电动机、固定卡轴和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安装在输入部的内端底部,所述第二电动机的前端位置与固定卡轴相贯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的顶部位置与转动环架相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卡轴的侧端安装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侧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配合装置包括第一配合盘、第一固定套筒、输出轴架杆、固定架座、第二固定套筒、第二配合盘、立柱架、壳板、第三配合盘和固定顶架,所述壳板设在配合装置的内端底部位置处,所述壳板的下端与立柱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壳板的中心底部位置处与第三配合盘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配合盘的下端与第二配合盘相转动连接,所述壳板的上端位置与固定顶架相固定连接,所述壳板的侧端位置处与固定架座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座的前端位置与第一固定套筒相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架杆套接在第一固定套筒的中心位置处,所述输出轴架杆的前端与第二固定套筒相套接设置,所述输出轴架杆的底部位置处与第一配合盘相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装置内端的壳板通过固定顶架与外界相固定连接,所述壳板的下端通过立柱架与固定卡轴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合装置内端的第二配合盘和固定顶架之间可与输出部内端的传动件相转动连接设置,且传动件内端的顶盘通过弹簧轴与弹簧轴弹性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配合装置内端的第一配合盘与输出部内端的传动件通过套架杆相转动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输出部内端通过套轴架与输入部内端的转动环架侧部位置相转动连接设置,所述输入部内端的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转动盘相转动连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