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移栽漂浮板及其在韭菜漂浮栽培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1739.7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季延海;刘明池;武占会;许超;梁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吴爱琴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栽 漂浮 及其 韭菜 栽培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移栽漂浮板及其在韭菜漂浮栽培中的应用。所述水培漂浮板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上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个栽培孔,每一个栽培孔均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形式,即,每一个栽培孔均由一个上孔和一个下孔组成,其中上孔的直径大于下孔的直径。所述上孔可为圆柱形孔;所述下孔可为倒圆台形孔,所述倒圆台形孔的上直径大于其下直径,且,所述圆柱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倒圆台形孔的上直径。本发明设计开发的新型漂浮板,实现了韭菜漂浮栽培的直接播种、不需要移栽,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绿苔,促进韭菜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移栽漂浮板及其在韭菜漂浮栽培中的应用,属于韭菜水培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韭菜(Allium tuberosum R.)在我国各地均普遍栽培,是中国的特色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土壤栽培作为一种传统的栽培方式,由于受到韭蛆等病虫害危害,而且防治困难,生产过程中常常使用大量或毒性高的农药,导致了韭菜产品农药残留的问题。无土栽培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的方式,在韭菜生产中也逐渐得到应用,营养液栽培韭菜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从根本上杜绝了韭蛆的生长环境,能够很好的防治韭蛆为害,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韭菜产量和品质,是解决韭菜传统栽培方式中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方式。韭菜无土栽培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基质培和营养液培等形式,具有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好、净菜率高、栽培场地灵活等优点。已有的研究表明无土栽培韭菜比土培株高增加14%以上,增产20%以上,Vc含量增加10%以上,可以看出,无土栽培在解决韭菜韭蛆为害的同时,促进了韭菜的生产,改善了品质,提高了产量。
漂浮栽培作为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的形式,是叶菜类蔬菜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韭菜是具有分蘖能力的多年生蔬菜,漂浮栽培也有应用,但主要都是以育苗移栽的方式为主,存在着移栽人工成本高、移栽伤根、长势弱以及绿苔严重等问题;对于直接播种的栽培方式中也存在着密度不可控、绿苔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韭菜漂浮生产中需要育苗移栽、绿苔严重以及生长弱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水培漂浮板,通过将孔穴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形式,并使用播种海绵和覆盖珍珠岩,实现韭菜漂浮栽培的免移栽、少绿苔,再结合配套的营养液和管理技术,实现韭菜的优质、高效生产。
本发明所提供的水培漂浮板,包括漂浮板,所述漂浮板上矩形阵列排布有若干个栽培孔,每一个栽培孔均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形式,即,每一个栽培孔均由一个上孔和一个下孔组成,其中上孔的直径大于下孔的直径;
具体地,所述上孔可为圆柱形孔;所述下孔可为倒圆台形孔,所述倒圆台形孔的上直径大于其下直径,且,所述圆柱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倒圆台形孔的上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孔的高度小于所述倒圆台形孔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漂浮板的尺寸可为:540*280*35mm,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材质)制成;
所述漂浮板上矩形阵列排布有72个栽培孔;
所述栽培孔由上部的圆柱形孔和下部的倒圆台形孔组成,
所述圆柱形孔的直径可为28-32mm,具体可为30mm,高可为8-12mm,具体可为10mm;
所述倒圆台形孔的上直径可为14-18mm,具体可为16mm,下直径可为10-14mm,具体可为12mm,高可为22-28mm,具体可为25mm;
上述水培漂浮板还可进一步包括置于栽培孔下孔中的与下孔形状和尺寸(播种海绵高度为20mm)相同的播种海绵,以及置于所述播种海绵上方容纳于栽培孔上孔中的珍珠岩;
所述播种海绵分为两层,上层为闭孔发泡海绵,下层为开孔发泡的吸水海绵;上下两层海绵通过高强度胶黏贴在一起;
上层闭孔发泡海绵与下层开孔发泡的吸水海绵的厚度比可为1:1-3,具体可为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