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单体、锂电池组和板材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764.5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吕永安;阮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致力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H01M10/613;H01M10/643;H01M10/647;H01M10/65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单体 板材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单体、具有该锂电池单体的锂电池组以及具有该锂电池组的板材结构,锂电池单体包括容器以及设置于该容器内的电芯,容器包括外覆壳体和设置于外覆壳体内的中心管,所述外覆壳体和中心管围合形成密封的环形腔,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电芯容置于环形腔内,所述中心管的中心孔贯通整个容器。在制备锂电池组时,通过连接线绳穿设于多个锂电池单体的中心管内,进而形成如线状或网状的结构,能够实现很好的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单体、具有该锂电池单体的锂电池组以及具有该锂电池组的板材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通常是不可充电的,且内含金属态的锂。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而现有中的锂电池通常是指可以充电的锂离子电池。
现有技术中,所用到的锂电池组件通常是将多个锂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组合,以达到符合的输出电源,所组合的多个锂电池单体,均是将一个个锂电池单体进行单独拼接装配的,具有封装难度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散热性较差等缺陷。需要进行改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单体、具有该锂电池单体的锂电池组以及具有该锂电池组的板材结构,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锂电池单体,包括容器以及设置于该容器内的电芯,容器包括外覆壳体和设置于外覆壳体内的中心管,所述外覆壳体和中心管围合形成密封的环形腔,所述锂电池单体的电芯容置于环形腔内,所述中心管的中心孔贯通整个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容器为刚性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外覆壳体是由上层板、下层板以及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外周壁所构成的柱形壳体,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柱形壳体内,且两端分别与上层板和下层板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板、外周壁和中心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层板通过装配方式盖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锂电池单体的容器为柔性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外覆壳体是由铝塑膜围合形成的环形柔性外壳,环形柔性外壳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均通过封口而实现密封。
一种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单体和连接线绳,所述锂电池单体为上述所述的锂电池单体,所述锂电池单体的中心管和连接线绳均为导热材质,所述连接线绳穿过多个锂电池单体的中心管并与中心管形成热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绳为独立的绳索,连接线绳依次穿过多个锂电池单体的中心管而形成线状的锂电池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绳的数量为多根,多根连接线绳组成网状结构,且每个交织点的连接线绳由穿过锂电池单体的中心管而形成固定,进而形成网状的锂电池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绳为金属线绳,具体为钢丝线绳。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为金属管或导热软管。
一种板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板材本体以及上述所述的锂电池组,所述板材本体内形成有多个容置腔,所述锂电池组的锂电池单体依次置于板材本体的多个容置腔内,其连接线绳的端部固定于板材本体的外端部。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提供的锂电池单体,在中心位置设有穿孔(即中心管的中心孔),锂电池单体的电芯容置于环形腔内实现正常装配。在实际运用中,通过连接线绳穿过锂电池单体的中心管而实现预固定装配。该锂电池组的优势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致力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致力金刚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多功能懒人沙发
- 下一篇:一种智能通讯仪器用低损耗电声转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