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841.7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5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汪焕;潘庭双;江河;段国庆;凌俊;胡玉婷;周华兴;杨敏;张超;张青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凤台县城北湖渔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杂交 黄颡鱼 人工 繁殖 方法 | ||
1.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亲本筛选:收集野生黄颡鱼和野生长吻鮠进行遗传学分析,选择遗传多样性高的两个群体作为育种基础群;开展配对繁殖,并进行群体选育,获得基因型纯合度高的育种核心群,经人工饲养、培育,筛选出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外观生物学可数性状、可测量性状符合亲本要求的个体作为亲本,培育至性成熟,开展正、反交试验,最终以长吻鮠作为父本,黄颡鱼作为母本,雌性黄颡鱼的重量为100-150g,雄性长吻鮠重量为3000-4000g;
S2、人工催产:当水池水温达到25℃时实施人工催产;雌性黄颡鱼采用2次注射法,第1次注射为雌性黄颡鱼催产素总用量的30%,第2次注射为总用量的70%,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h;雄性长吻鮠采用1次注射,与雌性黄颡鱼第2次注射时间同步,注射量为雌性黄颡鱼催产素总用量的50%;催产素注射后,雌、雄鱼均暂养于水池内,氧气泵增氧;
S3、人工授精:从水池中取出雌性黄颡鱼,擦干雌性黄颡鱼的体表和生殖孔,挤压其腹部后将卵粒置入一干燥容器内;同时,将雄性长吻鮠体表擦干,剖开腹部,取出精巢,用碾钵将精巢碾碎,加入0.3-0.4%的生理盐水,搅拌并倒入所述容器内,与卵粒混合均匀,再加入黄泥水进行脱粘,最后用清水清洗受精卵2-3次;
S4、人工孵化:将得到的受精卵放置于孵化桶内,流水充气孵化,孵化桶内受精卵的量为75-90万粒/m3;
S5、苗种培育:在放杂交黄颡鱼水花前15-20天,抽干塘水,用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消毒,排干暴晒,彻底杀灭池塘中未清干净的鱼类;在放杂交黄颡鱼水花前10天注水,水深控制在40-60cm;放水花前5天,施肥培水,确保放苗时池塘生物饵料繁殖量达到高峰期;鱼苗投放后,每天泼洒豆浆2次,15天后开始投喂黄颡鱼专用微颗粒开口饵料,并开启增氧泵进行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雌性黄颡鱼和雄性长吻鮠的数量之比为500-1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产素为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马来酸地欧酮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3000IU/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15-24μg/kg、马来酸地欧酮2.0-4.0mg/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授精步骤中,选取的雌性黄颡鱼腹部圆润、饱满,生殖孔呈淡红色,轻压母本腹部有卵流出时即可进行挤卵;雄性长吻鮠生殖孔突起,呈桃红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上半部为圆柱体,直径为0.5m,下半部为倒立圆锥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内架设微孔增氧机,底部设置进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用80目过滤网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的四周用60目的网布包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黄颡鱼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投放时水深控制在80-1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凤台县城北湖渔场,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凤台县城北湖渔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8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