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永临结合的双钢管立柱桩的桩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2139.2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资明玖;程冉;刘坤;胡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7/02;E02D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结合 钢管 立柱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永临结合的双钢管立柱桩的桩柱结构,包括:双钢管立柱、混凝土灌注桩及措施钢管;所述双钢管立柱包括两根并行排布的钢管及焊接在两根钢管之间的多道缀板,所述两根钢管底端均焊接有柱底锥台,所述两根钢管底部均焊接有多道抗剪环箍;所述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孔内设置有桩钢筋笼,所述双钢管立柱的底部深入至桩孔内,并在桩孔内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混凝土灌注桩,使双钢管立柱嵌入混凝土灌注桩内;所述两根钢管顶端均焊接有封口圆板,并分别通过焊接措施钢管将其接长至地面以上。本发明一柱作两用,比传统的立柱桩更加环保经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调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用于永临结合的双钢管立柱桩的桩柱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超高层深基坑施工中,立柱桩是其中较关键的控制分项,而通常立柱桩采用格构柱或单钢管柱的形式,其结构受力受到限制,或作为临时立柱,或作为地下室及裙楼小型结构柱,结构需要做较大加强,否则难以达到塔楼结构柱受力要求。
另外,因超高层结构受力特点,塔楼柱截面尺寸通常较大,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时亦通常采用顺做法施工,逆作法施工难以保证其成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永临结合的双钢管立柱桩的桩柱结构,既作为支撑立柱又作为永久结构柱,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永临结合的双钢管立柱桩的桩柱结构,包括:双钢管立柱1、混凝土灌注桩2及措施钢管3;所述双钢管立柱1包括两根并行排布的钢管1a及焊接在两根钢管1a之间的多道缀板1b,所述两根钢管1a底端均焊接有柱底锥台1c,所述两根钢管1a底部均焊接有多道抗剪环箍1d;所述混凝土灌注桩2的桩孔内设置有桩钢筋笼2a,所述双钢管立柱1的底部深入至桩孔内,并在桩孔内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混凝土灌注桩2,使双钢管立柱1嵌入混凝土灌注桩内2;所述两根钢管1a顶端均焊接有封口圆板1e,并分别通过焊接措施钢管3将其接长至地面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1a由多根分段钢管通过内衬管1f焊接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每层缀板1b数量为两个,位于同一高度上,且沿两根钢管1a外周切向焊接在两根钢管1a的前后两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在基坑施工中应用,可节约地下室结构二次施工的工期与费用,同时因柱结构受力得到加强,固可使结构柱截面得以减小,建筑空间相应得到加大,一柱作两用,比传统的立柱桩更加环保经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调节的优点;本发明结构稳定,桩柱一次成型,提高了柱的整体刚度,设计新颖、科学、合理;本发明一柱作两用,节省了重复施工费用与工期,使作业得到连续,施工成本下降;本发明符合节能要求,通过对双钢管柱的利用,实现钢材的最大化使用,符合绿色、环保、节约的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双钢管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钢管的对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双钢管立柱底端封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双钢管立柱与措施钢管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双钢管立柱与混凝土灌注桩及楼板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安装示意图;
图中:1、双钢管立柱;1a、钢管;1b、缀板;1c、柱底锥台;1d、抗剪环箍;1e、封口圆板;1f、内衬管;2、混凝土灌注桩;2a、桩钢筋笼;3、措施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2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