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头注塑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3229.3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58;B29C45/14;B29C45/17;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陈慕;朱守鑫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头注塑用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盖,所述模盖底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模盖顶部设有上模机构,所述模座内腔设有下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底部设有振动机构。本发明,第二伸缩气缸伸长带动一侧限位座一侧移动带动限位套与插头端子分离,直线模组移动向下带动第二伸缩气缸和限位座挤压插头端子,插头端子受力移入上模具内与插头端子对应贴合,从而能够通过进料管以及限位套保证插头端子移入稳定性,避免插头端子移入后发生偏移,并且能够通过直线模组和第二伸缩气缸的配合对插头端子进行入料限位,保证插头端子进入预设槽体内,方便后续线缆与插头端子接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头注塑用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产在加热后塑型达到使用需要的形状,生产过程被称之为注 塑。为了保证形状的精确性,注塑一般分为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 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
中国专利文献CN204622468U公开了一种插头注塑用翻转模具, 该申请外壳固定在固定架一侧,固定架另一侧有旋转手柄和固定手柄 以及至少2组插头直线模组,每组插头直线模组有2个,固定架内有 主动齿条,主动齿条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上部有齿,从动齿 轮与对应主动齿轮相啮合,每组插头直线模组通过连接转轴分别与1 个主动齿轮和1个从动齿轮相连,每组插头直线模组对应一道流塑槽, 流塑槽在固定架和外壳上方的外部,每组的两个插头直线模组在对应 流塑槽的两侧,每个插头直线模组上均有3个插头铜片插口。该模具 插头的插头直线模组可通过旋转手柄控制进行翻转,通过以上设计可实现插头快速插放,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点:1、缺乏 对插头的定位能力,影响到插头插接的稳定性;2、插头插置后出料 比较繁琐,无法满足脱模需要的便携性;3、塑胶原来在注入时流动 性不足,导致容易出现空腔,影响到出料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1、缺乏 对插头的定位能力,影响到插头插接的稳定性;2、插头插置后出料 比较繁琐,无法满足脱模需要的便携性;3、塑胶原来在注入时流动 性不足,导致容易出现空腔,影响到出料成品率,而提出的一种插头 注塑用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头注塑用模具,包括模盖,所述模盖底部两侧均通过固定 杆固定连接有模座,所述模盖顶部设有上模机构,所述模座内腔设有 下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底部设有振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机构包括料斗和主轴,所述料斗固定连通在 模盖顶部,所述料斗底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主轴滑动连接在模盖顶 部,所述主轴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顶部两侧均开设有 开口,且开口内滑动连接有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延伸至上模具内 腔,所述模盖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一侧通 过第二伸缩气缸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顶部开设有限位套, 所述插头端子套接在限位套内,所述限位座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主 轴位于通槽处。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机构包括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底部通过 振动机构与模座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模具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具, 所述下模具内腔嵌设有若干喷嘴,所述喷嘴一侧连通有注液管,所述 注液管穿过下模具并穿过模盖底部嵌设的密封套延伸至模盖外,且注 液管与外部泵体相连通,所述模具底座内腔两侧均通过第一伸缩气缸 连通有顶块,所述顶块滑动连接在下模具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伸缩 气缸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固定连接在模具 底座内腔一侧,所述第一密封垫滑动连接有下模具内腔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顶部与注液管对应位置也嵌设有密封套, 所述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密封套均为耐热弹力橡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阻隔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退料的自动清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