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芯冷却结构、电主轴及加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3375.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8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威;何圳涛;汪正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B23Q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孙长江;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结构 主轴 加工 设备 | ||
1.一种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流道(2),所述冷却流道(2)设置在轴芯(1)内,所述冷却流道(2)内通入第一冷却介质,所述冷却流道(2)被配置为借助第一冷却介质吸收所述轴芯(1)的热量,对所述轴芯(1)进行冷却;
热交换装置(3),所述热交换装置(3)设置在所述轴芯(1)的内部,所述热交换装置(3)的位置靠近装配在所述轴芯(1)外的轴承(4),所述热交换装置(3)与所述冷却流道(2)相连通,所述热交换装置(3)被配置为使所述冷却流道(2)内的第一冷却介质吸收靠近所述轴承(4)的所述轴芯(1)的热量,对所述轴芯(1)、轴承(4)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3)包括换热腔(3.1)、至少一个换热壁(3.2),所述换热腔(3.1)内填充第二冷却介质,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壁(3.2)设置在所述换热腔(3.1)与所述冷却流道(2)之间,所述换热腔(3.1)被配置为借助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吸收靠近所述轴承(4)的所述轴芯(1)的热量,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壁(3.2)被配置为借助所述冷却流道(2)内的第一冷却介质吸收所述第一冷却介质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壁(3.2)为所述冷却流道(2)的外壁凸至所述换热腔(3.1)内形成,和/或,所述换热壁(3.2)为所述换热腔(3.1)的外壁凸至所述冷却流道(2)内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换热壁(3.2)为所述冷却流道(2)的外壁凸至所述换热腔(3.1)内形成的倒U形时,倒U形的内部流通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倒U形的外部流通所述第二冷却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2)包括沿循环部(2.1)、入口部(2.2)、出口部(2.3),所述循环部(2.1)沿所述轴芯(1)轴向和环向设置,所述入口部(2.2)、出口部(2.3)分别沿所述轴芯(1)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冷却介质由所述入口部(2.2)进入,沿所述循环部(2.1)在所述轴芯(1)内部沿轴向和环向流动,并由所述出口部(2.3)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2)还包括扇环形流通部(2.4),所述扇环形流通部(2.4)设置在所述入口部(2.2)与所述循环部(2.1)之间,及所述出口部(2.3)与所述循环部(2.1)之间,所述扇环形流通部(2.4)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第一冷却介质由所述入口部(2.2)流入后直接由所述出口部(2.3)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为空气;当所述轴芯冷却结构包括第二冷却介质时,所述第二冷却介质为吸热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冷却结构还包括锁紧螺母流道(5),所述锁紧螺母流道(5)设置在电主轴的锁紧螺母(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流道(5)包括第一环段槽(5.1),所述第一环段槽(5.1)开设在所述锁紧螺母(6)的外周面,所述第一环段槽(5.1)底部设有与所述冷却流道(2)相通的第一气孔(5.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段槽(5.1)为多个,多个第一环段槽(5.1)沿周向均匀间隔地开设在所述锁紧螺母(6)的外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轴芯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6)的周向外侧装配有端部压盖(7),所述端部压盖(7)上设有压盖流道(8),所述压盖流道(8)与所述锁紧螺母流道(5)的轴向位置对应,所述端部压盖(7)的内壁与所述锁紧螺母(6)的外壁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轴心加工转换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信道传输场景下的加密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