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3699.X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君;杨占平;孙克刚;和爱玲;杨焕焕;刘高远;薛广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80;C05G3/90;C05G5/30;C05F17/0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玉米 专用 增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60‑80份、磷酸一钙50‑60份、氯化钾38‑45份、腐植酸25‑32份、草炭土25‑32份、秸秆22‑28份、鸡粪20‑25份、无机填料10‑20份和功能助剂5‑10份;制备方法:(1)称取各原料;(2)将磷酸一钙、氯化钾、无机填料和功能助剂加水混匀,烘干制粒,得到颗粒A;(3)将腐植酸、草炭土、秸秆和鸡粪混匀,密封,无氧发酵,烘干制粒,得到颗粒B;(4)将颗粒A和颗粒B混匀,喷涂加热熔融的尿素,热风干燥,即得。本发明采用尿素熔融包膜工序,使得缓释效果显著,肥力持久,降低种植成本,实现了小麦和玉米的增产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耕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是施用化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国家,年化肥施用量占世界总量的35%,但化肥的利用率不到30%,远低于发达国家。由于化肥的利用率低,为了追求粮食高产,农民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对土壤造成污染,使土壤出现盐碱、贫瘠、板结等现象,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化肥的流失会对水体造成有机污染,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小麦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小麦和玉米施肥主要以氮磷钾无机复合肥为主,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小麦和玉米的生长需要,但是由于小麦和玉米在一定生长期的吸肥量有限,导致过剩的养分通过挥发、淋失、反硝化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大气,从而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业增产效益缓慢。同时,单纯的无机肥肥效低,无法均匀满足小麦和玉米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从而影响小麦和玉米的生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小麦、玉米专用的增效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60-80份、磷酸一钙50-60份、氯化钾38-45份、腐植酸25-32份、草炭土25-32份、秸秆22-28份、鸡粪20-25份、无机填料10-20份和功能助剂5-1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尿素掺混磷酸一钙和氯化钾,可延缓脲酶对尿素的分解,同时,尿素在土壤中转换成的氢氧化铵会与磷酸一钙反应生成磷酸二钙和水,磷酸二钙再与氯化钾反应可生成磷酸二氢钙及氯化钙,都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腐植酸与氮、磷、钾等元素结合,具有肥料增效、改良土壤、刺激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质量等功能;草炭土质地松软易散碎,具有可燃性和吸气性,呈微酸性,搭配无机填料能够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秸秆和鸡粪腐熟后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培肥地力。
进一步,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65-75份、磷酸一钙52-58份、氯化钾40-43份、腐植酸26-30份、草炭土26-30份、秸秆23-26份、鸡粪22-24份、无机填料12-18份和功能助剂6-9份;
更进一步,上述小麦、玉米专用增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尿素70份、磷酸一钙55份、氯化钾42份、腐植酸28份、草炭土28份、秸秆25份、鸡粪23份、无机填料15份和功能助剂8份。
进一步,上述无机填料为粉煤灰、膨润土和沸石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上述无机填料具有大量的空隙结构,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增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锯链
- 下一篇:一种远程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