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3836.X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7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安书董;郑久寿;李明;康晓东;索晓杰;马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04 | 分类号: | B64C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昕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余度 襟翼 操纵 手柄 表决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分别从襟翼操纵手柄挡位的判定方案和双余度的表决方案两方面进行说明,在挡位的判定中,增加了挡位浮空期的处理方式,解决浮空期电压挡位随机态导致的舵面抖动现象;在得到单通道结果后,通过交叉通道数据链路获取双余度手柄挡位并按照双余度策略进行表决,得出最终手柄挡位,提升系统可靠性。本发明通过增加手柄挡位浮空期的处理策略,有效避免了手柄挡位浮空期舵面轻微抖动的现象;针对性的设计了基于双余度系统的手柄挡位表决策略,确保襟翼控制系统能获取稳定可靠的操纵手柄挡位,提供给控制率用于控制舵面;本发明在设计上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在策略上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飞控系统襟翼控制计算机设计领域,公开一种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飞控系统中,襟翼控制计算机通过襟翼操纵手柄传感器和襟翼位置传感器信息对襟翼进行闭环控制,并向飞行员上报襟翼手柄及襟翼位置信息。基于以上论述,襟翼控制系统能否正确获取操纵手柄传感器的挡位信息对飞控系统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通用的手柄传感器挡位信息获取方式中,往往对挡位变化的中间态缺乏关注,然而传感器各个挡位信息通常对应于阶梯型形式的不连续电压信号,这样在挡位变化时所处的电压不可预知,会造成舵面的轻微抖动。另外,目前的手柄挡位判决缺乏有效的双余度表决策略,这些都会对飞控系统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以解决现有飞控系统襟翼控制计算机在应用中出现的挡位浮空期舵面抖动、缺乏双余度监控表决策略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包含:襟翼操纵手柄挡位的判定方案和双余度的表决方案;
所述襟翼操纵手柄挡位的判定方案包括:通过设置有效挡位门限,并且在当前挡位的计数值到达门限时,将当前挡位确定为有效挡位;在挡位发生变化过程中,中间的随机态挡位电压值无法到达有效挡位范围内,则不认为挡位发生变化;
所述双余度的表决方案包括:将襟翼控制计算机双通道的手柄挡位通过交叉通道数据链路相互传输,在双通道挡位均有效时,取均值作为最终挡位;当其中一个通道挡位无效,则采用另一通道的有效挡位。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中,所述所述襟翼操纵手柄挡位的判定方案,包括:
步骤1,根据手柄位置确定手柄的初始挡位;
步骤2,实时检测当前有效手柄挡位,当手柄电压值落在当前有效挡位范围内则执行计数,当有效计数值大于或等于门限则确定为有效挡位;
步骤3,当手柄初始挡位发生变化且新挡位有效时,手柄可执行状态置为有效状态,根据手柄有效挡位及实时襟翼位置传感器反馈输出指令差。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中,
所述步骤2中,当手柄电压值落在其他有效挡位范围内则计数值清零,以避免挡位变化时手柄电压值落在所述有效挡位范围内时的多次计数。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中,
所述步骤2中,当监控出手柄电压值落于非有效挡位范围或者有效计数值小于门限,则将上一个有效挡位确定为当前有效挡位。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双余度襟翼操纵手柄挡位表决监控方法中,所述襟翼操纵手柄挡位的判定方案,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
系统上电后,初始化定义手柄可执行状态为无效状态,则在确定出手柄的初始挡位后,执行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误触碰的主机箱
- 下一篇:一种碎石桩竖向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