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复配物及其用于降解厨余垃圾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23847.8 申请日: 2020-11-05
公开(公告)号: CN112481152A 公开(公告)日: 2021-03-12
发明(设计)人: 徐毅;倪晶霞;马宝娣;吴小梅;刘胜利;丁慧贤;王自稳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20;C12N9/26;C12N9/42;C12N9/50;B09B3/00;C12R1/07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陈天宝
地址: 201418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生物 酶制剂 复配物 及其 用于 降解 垃圾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复配物及其用于降解厨余垃圾的方法,其中降解厨余垃圾用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复配物包括微生物菌剂和酶制剂,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属的混合微生物和木屑,所述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利用混合的微生物菌种发酵制备获得混合的微生物菌剂,与游离酶或固定化酶组合共同降解厨余垃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菌剂与酶制剂复配体系与同等条件下仅使用微生物菌体相比较,可以显著提高厨余垃圾的降解速度和降解率,厨余废弃物减量率达94%以上,而且可重复降解多批次厨余垃圾,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降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解厨余垃圾用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垃圾一般包括秸杆树叶、果壳木屑、人畜粪便等农林和养殖废物,又包括厨余泔脚、食品废渣、下水道污泥等生产和生活垃圾。在各类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因为来源广、产量大、成分复杂,又常常带有各种病原体,因此比一般的垃圾更难处理。以食物性垃圾为例,食物性垃圾包括城镇菜场垃圾、餐馆饮食业垃圾、家庭厨房垃圾和各种市场的瓜果皮等城镇垃圾,又可以称为食物垃圾。由于厨余垃圾容易发酵,变质,腐烂,不仅产生大量毒素,散发恶臭气体,还污染水体和大气,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而,泔脚垃圾处理问题已严峻摆在了人们面前。

我国传统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是直接送到养殖场喂养生猪,此种处理方式对环境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危害,极易导致疾病的传播。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大规模流行,人畜间的交叉感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上海、苏州等市相继制定了相关政策,明令禁止用泔脚喂养生猪。

现今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而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卫生填埋的优点是处理量大,总成本较低,缺点是土地占有量大,且得考虑渗滤问题。焚烧可以在短时间内减量,回收能源,消灭各种病毒细菌,但它的初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堆肥的优点是资源化程度高,但是垃圾成分复杂,工艺条件难以控制,且容易产生恶臭。我国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因此,如何改善我国生活垃圾尤其是有机垃圾的处置方式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一步。

一般的厨余垃圾资源丰富,包含了大量的糖类物质,蛋白质,脂肪等,不利于直接利用。但是有较高的生物可降解度。目前厨余垃圾的降解处理机在日本很是常见,如专利CN2894847Y公开的泔脚料处理机。他们对于厨余垃圾降解的研究很是成功,我国也引进了一些降解机器,不过核心的降解厨余垃圾的微生物主要还是靠进口。

近年来,我国也有一些企业自主研发了处理厨余垃圾的微生物菌种和方法,如CN107760616A公开的厨余垃圾降解的菌株筛选、专利CN102952759A公开的降解方法,不过降解的效果不是很好,厨余垃圾中的油脂含量较高,不能得到有效降解,目前的降解时间长,降解率低。

为了提高降解效率,需要新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新的降解方式。前期报道的单纯使用混合微生物菌种降解厨余垃圾,降解速度较慢,周期长且降解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解厨余垃圾用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复配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混合的微生物菌种发酵制备获得混合的微生物菌剂,与游离酶或固定化酶组合共同降解厨余垃圾。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降解厨余垃圾用微生物菌剂-酶制剂复配物,包括微生物菌剂和酶制剂,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属的混合微生物及木屑,所述酶制剂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剂与酶制剂的质量比为20:2~25:2。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质量比为4~6:1的芽孢杆菌属的混合微生物和木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