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4795.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潘徐杰;陈巍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52 | 分类号: | E02D27/52;E02D3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肖玲珊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压载型 吸力 | ||
本发明公开了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包括吸力桩和柱形壳体,所述吸力桩设置在柱形壳体底端,所述柱形壳体由下至上分别是压载舱、连接舱和硬舱,所述压载舱上设置有通海口Ⅰ,所述通海口Ⅰ设置在压载舱上部侧壁,所述柱形壳体内设置有注入管和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设置在吸力桩内,所述抽水管的上端设置在硬舱上表面以上。该装置可以通过增加压载型吸力桩的吸力,提高压载型吸力桩的抗拔承载力,以使压载型吸力桩可以抗衡恶劣工况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载型吸力桩,尤其涉及一种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属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1994年大型导管架平台Europipe16/11E的成功运营,吸力桩技术被大家所接受。同摩擦桩相比,吸力桩具有安装方便灵活等独特优势。但吸力桩也有自身的缺点,主要为吸力桩自身摩擦面积较小,导致其承载力要小于摩擦桩,另外吸力桩在安装时的负压会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消散,负压产生的抗拔力不能计入吸力桩工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压载型吸力桩的吸力,提高压载型吸力桩的抗拔承载力,以使压载型吸力桩可以抗衡恶劣工况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包括吸力桩和柱形壳体,所述吸力桩设置在柱形壳体底端,所述柱形壳体由下至上分别是压载舱、连接舱和硬舱,所述压载舱上设置有通海口Ⅰ,所述通海口Ⅰ设置在压载舱上部侧壁,所述柱形壳体内设置有注入管和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下端设置在吸力桩内,所述抽水管的上端设置在硬舱上表面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舱为软舱,所述软舱上设置有通海口Ⅱ,所述通海口Ⅱ设置在软舱下部侧壁,所述柱形壳体内还设置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下端设置在软舱内,所述注气管的上端设置在硬舱上表面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舱为桁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舱为软舱和桁架,所述桁架设置在软舱上方,所述软舱上设置有通海口Ⅱ,所述通海口Ⅱ设置在软舱下部侧壁,所述柱形壳体内还设置有注气管,所述注气管的下端设置在软舱内,所述注气管的上端设置在硬舱上表面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力桩直径小于柱形壳体直径,所述吸力桩内壁设置有纵向加强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载舱纵向设置有2~4个分舱室,所述分舱室均设置有通海口Ⅰ,所述通海口Ⅰ均设置在每个分舱室上部侧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硬舱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吊耳。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设置两个软舱。
本方案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上部设有压载舱,通过灌注压载的方式,来增加吸力桩与抗拔相关的承载力,并且吸力桩的抽水管延伸至顶部自由表面以上,能够在恶劣工况到来之前,检查吸力桩的负压,如果消失,可增加负压以提高吸力桩的抗拔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无桁架结构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桁架不含软舱结构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桁架含软舱结构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桁架结构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就位后示意图。
图5为带桁架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就位后示意图。
图6为压载舱和软舱中分舱室结构横向剖视图。
图7为无桁架结构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安装步骤示意图。
图8为带桁架结构的长结构压载型吸力桩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8对本方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4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环境保护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节气门的智能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