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安全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5577.4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 车库 安全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安全引导装置,包括地下车库引导装置,地下车库引导装置按照车辆行驶的流程依次设置有出入口警示装置、地下车库路线二维码、出入口转角提示装置和库内转角提示装置,出入口警示装置安装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外侧且包括文字提示主屏和对称安装于两侧的辅屏,文字提示主屏和两组辅屏连接有控制器一,控制器一连接有红外感应带,红外感应带安装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出口道路一侧且由若干组红外传感器组成。本发明设计了一套专门用于地下车库进行安全引导的装置系统可以达到从出入口到出库内部的全套安全指引,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引导装置的智能化程度和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安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停车场是指建筑在地下用来停放各种大小机动车辆的建筑物,主要由停车间、通道、坡道或机械提升间、出入口、调车场地等组成,有时地下停车场也提供低级保养和重点小修业务服务。如今,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开发均有停车场的规划,主要原因是城市汽车总量在不断增加,而相应的停车场不足、城市汽车“行车难,停车难”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因此,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对于缓解城市道路拥挤具有重要的作用,地下停车场的特点有:造价高,工期长;地下停车场容量大,基本不占用城市土地,使城市能留出更多的开敞空间用于绿化和美化,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地下空间在防护上的优越性,使国家把大容量的地下停车库与人防设施结合起来。
然而,现有的地下车库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为了方便对驾驶员引导,通常会在地下车库内安装有大量的文字标识,然而这样的文字式引导方式,引导效果较差并且只具有简单的提示作用,智能化程度较低远远无法满足地下车库复杂的环境;(2)由于地下停车场地势较低,通常会将出入口设计为盘形结构,这样的设计方式虽然方便了行驶,然而存在多处拐角,视野较短,安全性较差。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安全引导装置,解决了为了方便对驾驶员引导,通常会在地下车库内安装有大量的文字标识,然而这样的文字式引导方式,引导效果较差并且只具有简单的提示作用,智能化程度较低远远无法满足地下车库复杂的环境,这一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车库安全引导装置,包括地下车库引导装置,所述地下车库引导装置按照车辆行驶的流程依次设置有出入口警示装置、地下车库路线二维码、出入口转角提示装置和库内转角提示装置,所述出入口警示装置安装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外侧且包括文字提示主屏和对称安装于两侧的辅屏,所述文字提示主屏和两组辅屏连接有控制器一,所述控制器一连接有红外感应带,所述红外感应带安装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出口道路一侧且由若干组红外传感器组成,所述地下车库路线二维码贴附于地下车库出入口一侧,所述出入口转角提示装置安装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拐角处,所述库内转角提示装置分设有若干组且均匀安装于地下车库的拐角处,所述库内转角提示装置包括支撑侧板和安装于支撑侧板上的引导屏,所述引导屏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引导屏一、引导屏二和引导屏三,所述引导屏一和引导屏二均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二,所述控制器二内嵌于支撑侧板的顶部且连接有车辆检测机构,所述车辆检测机构内嵌于地下车库的地面且包括地磅和安装于地磅下方的承重传感器,所述承重传感器与控制器二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一与控制器二均通过线路连接有主控中心,所述地下车库引导装置通过地下车库引导系统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入口转角提示装置由两组屏幕呈L型拼接组成,两组所述屏幕通过线路连接有控制器三,所述控制器三与红外感应带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地下车库引导系统包括主控中心、路线引导模块、出入口警示模块、出入口转角提示模块和库内转角提示模块五个部分,所述主控中心控制路线引导模块、出入口警示模块、出入口转角提示模块和库内转角提示模块的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5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