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壳不破裂早熟优质黑米荞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5667.3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成刚;汪燕;李全;石桃雄;韦春玉;关志秀;陈庆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国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H1/0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中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9 | 代理人: | 聂文文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果壳 破裂 早熟 优质 黑米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育果壳薄、不开裂、易加工早熟优质黑米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前期高产厚壳苦荞与薄壳小米荞杂交获得的高世代遗传稳定品种(品系)进行种植,初次筛选具有早熟、产量稳定、果壳开裂发生率低的薄壳苦荞品种(品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评价,结合各性状指标筛选最佳品种(品系)、诱变、对M2‑M4代植株进行种植,进一步筛选、对上述获得的株系M5‑M6代进行农艺、产量与品质性状验证和系统育种,选育果壳不破裂早熟优质黑米荞品种。本发明选育出的黑米荞品种营养保健价值高,富含黄酮类物质,易于直接脱壳加工荞米,同时,在种植与储存过程中不易产生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此外,黑米荞果壳可用于提取黑色素,能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壳苦荞(米荞)的选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果壳不破裂早熟优质黑米荞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是我国重要药食兼用型作物。传统苦荞果壳厚无法直接脱壳加工苦荞米,通过种质资源调查,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一个果壳薄能直接加工苦荞米的地方品种小米荞。但是,小米荞生育期长、产量低(<0.7吨/公顷)、生态适应性差,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选育早熟稳产薄壳苦荞是我国苦荞育种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果壳破裂现象在常规苦荞中并不常见,但是小米荞果壳薄,成熟期间果壳腹沟易破裂,果实部分外露,遇阴雨天气易发生穗萌,同时导致黄曲霉素等霉菌滋生,不利于种子制种、储存和加工,限制了薄壳苦荞的种植推广与产业发展。
苦荞种子蛋白质含量高,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功效。传统优质苦荞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0-15%,总黄酮含量达到2.5%以上。小米荞可直接加工苦荞米,但米粉中蛋白质和总黄酮含量较优质苦荞低,总黄酮含量不足2%,选育优质薄壳苦荞是近年来苦荞育种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
传统苦荞的果壳厚常用于制作荞壳枕头,但小米荞的果壳薄,支撑性能较差、易破碎,不能用于制作枕头。传统苦荞果壳一般呈黄褐色,黑色果壳的黑苦荞品种较少,黑色素主要分布于果壳外层,果壳厚则黑色素相对含量就较低,不适于加工提取黑色素。果壳薄,则黑色素相对含量就较高,加工提取黑色素效益明显提高。常规小米荞果壳呈褐色,选育黑米荞是利用薄壳苦荞果壳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含黄酮类物质,易于直接脱壳加工荞米,在种植与储存过程中不易产生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黑色素含量高,果壳不破裂早熟优质黑米荞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果壳不破裂早熟优质黑米荞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杂交高世代遗传稳定群体资源,基于前期杂交育种获得的高产品系;
(2)获取生育期、产量、果壳开裂性状观察值,基于种质资源的田间种植,调查与记录各品种资源的生育期、产量、果壳开裂性状的观察值;
(3)初次筛选:设置生育期、产量、果壳开裂阈值,筛选出小于该生育期、大于该产量和低于该果壳开裂阈值的所述种质资源,以获取初次筛选后的所述种质资源的测试值;
(4)获取最佳果壳低破裂早熟高产株系:根据测试值将生育期、产量和果壳开裂率进行分级,对步骤3筛选获得的种质资源的生育期、产量、果壳开裂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评价评价,进一步筛选最佳种质资源;
(5)获取黑米荞种质资源库:基于利用浓度为0.5%、1.0%和2.0%的甲基磺酸乙酯(EMS) 溶液对最佳株系种子28000-32000粒进行诱变,对M1代种子进行种植,单株收获,获得黑米荞种质资源库;
(6)再次筛选:基于黑米荞种质资源库M2-M4代种子进行种植,设置生育期、产量、果壳开裂阈值,筛选出小于该生育期、大于该产量阈值和无果壳开裂的所述种质资源,以获取所述种质资源的测试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国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国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5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