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云计算智能检测用地红线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6003.9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文;廖小莉;李柏林;万斯奇;侯伟;李翔;李晶;张建;周安强;陈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1B21/28;G06Q50/02;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计算 智能 检测 用地 红线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云计算智能检测用地红线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用地红线基础数据,将该基础数据导入大数据库中;S2,通过底线冲突检测法进行用地红线空间图层检测;S3,通过空间审批数据监测方法,对用地红线面积进行计算。通过云计算进行用地红线智能检测,获取检测结果,并进行展示,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用地红线智能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云计算智能检测用地红线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推广,任何领域都在将相应的数据上传云端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技术,但是现有技术中涉及地理信息的相应数据,无法做到精确匹配用地信息,尤其在对特定区域设置用地红线的管理过程中,并不能快速准确的获取用地红线的预警信息,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通过云计算智能检测用地红线的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云计算智能检测用地红线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用地红线基础数据,将该基础数据导入大数据库中;
S2,通过底线冲突检测法进行用地红线空间图层检测;
S3,通过空间审批数据监测方法,对用地红线面积进行计算。
优选的,所述S1包括:
S1-1,将用地红线拐点坐标上传至空间大数据库中;
S1-2,将上传的拐点坐标文件解析成坐标集合,并根据上传的坐标集合范围计算投影坐标系的空间参考认证信息WKID。
优选的,所述S1还包括:
S1-3,将解析后的坐标集合和坐标系,上传至空间大数据库计算环境;
S1-4,利用PySpark将坐标集合转换成空间大数据库计算环境能够使用的空间几何对象A,将上传的拐点坐标文件解析成坐标集合,并利用上传的坐标集合形成投影坐标系。
优选的,所述S1包括:
S1-5,将空间几何对象A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相交运算,得到结果B,如果结果B为空则不计算面积,否则进行图斑面积求和,将结果保存到Python处理的JSON文件中,同时将相交的范围发布成空间图层,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进行空间控制,根据获取结果的精细程度,进行空间放大操作,从而进行用地红线全局预览,然后进行空间缩小操作,从而进行用地红线细节扫描。
优选的,所述S2包括:
S2-1,根据底线冲突检测法,设置用地范围区间,导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区三个图层,进行土地数据冲突检测判断,如果发生底线冲突则计算相应用地冲突面积,如果未冲突则执行S2-2;
S2-2,在进行底线冲突检测法判断过程中,提取服务器中的txt格式红线文件,将用地位置和用地适用范围进行抽取,通过底线冲突检测法进行分析。
优选的,所述S3包括:
S3-1,通过空间审批数据监测方法,对用地红线面积进行计算,将空间几何对象A与特定区域进行相交运算,得到结果C,如果结果C为空则不计算用地红线面积,否则计算用地红线面积,按照特定区域类型进行分组面积求和,将结果保存到Python处理的JSON文件中,同时将相交的范围发布成空间图层;通过线性工程比选进行用地红线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未经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