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6270.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胡长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长凤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丝被 加工 成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涉及蚕茧加工技术领域。该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包括隔尘箱罩,所述隔尘箱罩的外壁靠近右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隔尘箱罩的外壁靠近正面的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活动门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装置。该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不需要人工进行均匀添加铺设蚕茧,比较省时省力,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同时,提高了蚕丝剥茧抽丝的效率,减少装置空闲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相对比较适合工厂批量生产的时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蚕丝生产大国,养蚕业有5500年的悠久历史,是农村传统的优势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蚕丝制品主要还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缺乏贴近生产、经济实用、可推广应用的机械化器具,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用于蚕茧抽丝的机械设备,但是由于蚕茧与其它物料相比,重量轻、表面有浮丝,易相互粘连,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将蚕茧铺匀,抽丝完成后裁剪拖拽收集,生产效率低下,不贴近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不够经济实用,设备无法产业化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将蚕茧剥茧抽丝,相对于普通的手工剥茧抽丝的方式,效率比较高,相对于现有的剥茧抽丝机械,效率比较高的同时自动化程度也相对比较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蚕丝被加工成型装置,包括隔尘箱罩,所述隔尘箱罩的外壁靠近右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隔尘箱罩的外壁靠近正面的位置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活动门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活动门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壁靠近进料装置的位置设置有剥茧抽丝装置,所述剥茧抽丝装置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进料装置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壁靠近左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靠近背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与隔尘箱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靠近正面的位置设置有动力转换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的外壁通过设置的固定板与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部靠近左侧的位置设置有废料收集箱,所述废料收集箱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剥茧抽丝装置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成品收集箱,所述成品收集箱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剥茧抽丝装置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的结构包括进料漏斗、均匀下料装置、送料装置、第一刮铲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隔尘箱罩的内部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均匀下料装置,所述均匀下料装置的外壁通过设置的进料漏斗与隔尘箱罩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均匀下料装置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的外壁通过设置的均匀下料装置与进料漏斗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隔尘箱罩的内壁靠近进料漏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刮铲,所述第一刮铲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隔尘箱罩与送料装置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送料装置的外壁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二传动皮带的外壁通过设置的送料装置与进料漏斗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均匀下料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一传动皮带,所述进料漏斗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通过设置的进料漏斗与隔尘箱罩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传动皮带的外壁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杆与进料漏斗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送料装置的结构包括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一传动链和第一转动带,所述隔尘箱罩的内壁靠近第一传动皮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壁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带,所述第一转动带的内壁远离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长凤,未经胡长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辅助正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