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活性的乳酸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6633.6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震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震颖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M1/02;C12M1/12;C12M1/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乳酸菌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的乳酸菌制备方法,包括培养基制备、培养基预处理、培养罐预热、菌种活化添加、乳酸菌培育、乳酸菌扩大培养和消毒清理,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培养箱,所述基板的顶端对应培养箱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清洗箱,所述培养箱的一端嵌入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培养箱的顶端安装有除味顶盖,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的回流泵、加热管、进水腔、出水腔、出水管和放置环板,可对培养罐进行分区域预热,对不同的乳酸菌进行分区域恒温培养,能够一次性培育多种乳酸菌,乳酸菌培育的适用性更广,提高了乳酸菌培育时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不同种类乳酸菌培育时的总耗时,提高了乳酸菌培育时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乳酸菌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活性的乳酸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除极少数外,乳酸菌绝大部分都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它们不仅是研究分类、生化、遗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理想材料,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工业、农牧业、食品和医药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应用价值也极高;
目前软酸菌制备方法在实行时,乳酸菌采用的固态培养基一般都是较大块状,需要工作人员提前使用器械进行粉碎,粉碎的固态培养基中依然会含有较大颗粒,容易因此影响乳酸菌的培育效率和培育效果,导致制备出乳酸菌的质量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乳酸菌采用的固态培养基一般都是较大块状,需要工作人员提前使用器械进行粉碎,粉碎的固态培养基中依然会含有较大颗粒,容易因此影响乳酸菌的培育效率和培育效果,导致制备出乳酸菌的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活性的乳酸菌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培养基制备:选取MRS固体培养基,使用研磨加料机构研磨后连同添加剂加入培养仓内,制备成培养基;
S2、培养基预处理:选取制备的培养基进行均质处理,使得培养基内的固体培养基与添加剂均匀混合;
S3、培养罐预热:使用基板顶端上方的分层水浴保温机构对培养罐进行分层次预热;
S4、菌种活化添加:选取乳酸菌菌种进行活化,随后将活化后的菌种加入培养罐内,并使用除味排放机构对培养罐内的气体进行除味排放;
S5、乳酸菌培育:在培养罐内对菌种进行恒温培养,并使用稳定摇晃机构对培养罐内的菌种进行摇晃培养;
S6、乳酸菌扩大培养:取出培养罐内一半的培养基,重新加入等量的新制备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S7、消毒清理:取出培养罐内培养的乳酸菌,并使用清洗消毒机构对培养罐进行清洗和消毒。
所述S3中,在培养罐内对菌种进行恒温培养,并使用稳定摇晃机构对培养罐内的菌种进行摇晃培养,菌种在培养罐内恒温培养的温度范围为35-42摄氏度,菌种在培养罐内恒温培养的时长为18-36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设置的分层水浴保温机构,可将加热后的水分传输至空腔内分隔出的进水腔和出水腔中与培养罐换热,能够对培养罐进行分区域预热,也能够循环使用换热的水分,提高水分的使用率,配合分隔板和多个放置环板,能够对不同的种类的乳酸菌进行分区域恒温培养,同时减低水分换热传输时的流速,提高乳酸菌培育时培养罐的稳定性,结合夹持弹簧和夹持弧板,能够提高乳酸菌培育时的培养仓的稳定性,降低乳酸菌培育时因水分流速过快,出现乳酸菌培育量减少的情况,乳酸菌培育的适用性更广,提高了乳酸菌培育时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不同种类乳酸菌培育时的总耗时,从而提高了乳酸菌培育时的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震颖,未经孙震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